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地方、用人单位、社会组织、产业园区 鞋子合不合脚 只有脚知道——聚焦职称制度改革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21-09-16

  “我们公司虽然是外企,职称的分量却很重。”

  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钟兵说的“重”,不仅在职称带来的薪酬、地位,更在通过它认定水平、能力带来的机会。20多年前他已经评上副高职称,进入外企后,虽然已是业界“大拿”,但在参加学术交流时却因为是副高而错失机会。当时,工程系列正高职称评审权在省里,且专业划分过粗,评价的针对性不强,行业内人才很难套用,正高这一级“台阶”,钟兵始终迈不上去。

  变化源于下放职称评审权的一系列改革。深圳市2013年全面启动职称评审社会化改革,将职称评审工作交由专业性社会组织承接。钟兵通过深圳注册建筑师协会组织的评审,拿到了“迟来”的正高级证书。

  想用的人评不上,评上的人用不了,这一职称评价难题,曾让用人单位和人才备受困扰。在地方探索的基础上,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将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符合条件的市地或社会组织。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化,职称评审权下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高校、医院、科研单位、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等人才智力密集、具备专业条件的单位,都可以申请实行职称自主评审。

  “我们的技术人员再也不会申报无门了!”获批职称自主评审权,来自北科生物的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刘沐芸欣喜不已。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干细胞基础研究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北科生物聚集了一支400人左右的技术研发队伍。因为干细胞基础研究具有“跨界”色彩,社会上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职称序列。企业成立10多年,生物医疗科研成果涌现,技术人员评职称却阻碍重重,甚至原地踏步。“常听到员工感叹‘没有梯子可爬’。”刘沐芸曾为此忧心忡忡:缺乏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公司在申报项目、为技术专家申报学术带头人的时候屡屡受挫,人才流失危机暗伏。

  “自主评审,让我们找到了人才的‘户口本’,为企业留住核心技术人才提供了平台。”刘沐芸告诉记者,北科生物细化符合细胞专业特点的“丈量”尺度,健全内部岗位设置确保评上即用,人才申报热情连年递增:2018年,63人申报;2019年,申报人数突破90。人才认同感更强,干劲也更足了。

  职称评审权下放,也让地方在围绕主导产业集聚人才上更有力。2020年7月,江苏省首次向自贸区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南京片区可自主评审电子信息工程和石化工程两大产业的专业职称。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介绍,此次评审权下放,将引导自贸区南京片区加快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科学化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与其主导产业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制度,更进一步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最大限度放大改革效应。

  然而,权力下放后,并非全无隐忧。“用人单位就能比政府评得更好?”“人为操作空间会不会更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开展自主评审的用人单位从过去的部分自主、责任压力较弱,转变为全过程自主、责任全担、压力全受,反而倒逼用人单位更加注重能力和实绩,保证评聘结果“服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师范江涛的思政课,以超高的人气“一课难求”。他因教学业绩突出,在论文资格不够的条件下,从讲师破格竞聘为副教授。与此同时,学校有20多名教师因为教学业绩不佳被“低聘”:有的从教授聘为副教授,有的从副教授聘为讲师。

  “动静”如此之大,负责学校职称评审工作的人事处副处长王海南却没有收到一份举报。王海南介绍,杭科大将职称评审权下放到院系,让最了解老师业绩水平的院系制定评价标准,真正把教得好的评出来。为了评准实绩,院系对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实行教学研究并重型、科研为主型、教学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教学科研(国防军工)型的分类评审,每个类别量化考核指标,并由教师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评上来的‘站得住脚’,评下去的也‘心服口服’。”

  对于承接职称评审的行业组织来说,“有金钢钻才能揽瓷器活”。深圳注册建筑师协会建立“大数据库”,为每名入行人才建立缜密的技术成长“台账”。“基于此,评审专家面试提问直入技术根本,评出真正的学术水平。”协会执行会长张一莉介绍。深圳城市交通协会在自律规范上自我加压,采取从企业抽调人员全程参与职称评审的方式,让评审过程充分晒在阳光下,消除人为操作空间。“同场竞技,运动员之间能够形成更有效的服务、监督。”协会副秘书长马禾说。

  “大胆有序放权,真正发挥市场和行业的作用,这是遵循各领域人才资源发展规律的体现,有利于科学、客观、公正评价各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发挥出职称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深圳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陆晔说。

  (来源:人社部 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