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世赛“大使说”】傅逸承:所有的专业都可能是技能

发布时间:2020-09-08
  技能是什么?砌砖、木工or计算机编程?技能人才,只是工人的专有词吗?NO、NO、NO,下面这位高材生,用亲身经历和感受来告诉你:技能其实无边界,任何专业都可能是技能……
 
   “不一定走大家都走的路”
 
  2017年的夏天给傅逸承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年,正在上海理工大学读大二的傅逸承,接到《少年爱迪生》节目组导演的电话,说上海正在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需要寻找一个学生做申办形象大使,“你要不要去试试?”导演问。
 
  傅逸承递上了申请简历。除了基本信息,简历上还罗列着他在高中时取得的多项科创比赛大奖,以及大学时获得的发明专利“以烟灰为模板廉价构建透明超疏水自清洁纳米涂层的方法”。不久,这份简历通过了审核,并使他成为当时世赛申办形象大使中唯一的在校大学生代表。
 
  提到这段经历,傅逸承多次用“幸运”来描述。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中规中矩在学校读书的普通学生,不像其他几位形象大使那样与“技能”那么紧密相关。“你更应该去采访他们。”傅逸承开玩笑说。
 
  说起世赛申办形象大使身份给他带来的改变,傅逸承最先想到的是“拓宽了对技能范围的认识”。之前,提到“技能”,傅逸承首先联想到的是车床和计算机之类的项目。但随着对世赛的了解,他发现“技能”一词的含义非常广泛,比如,世赛中不仅有机械、电子等工业生产相关的项目,还包括餐饮、花艺、服装设计等不同领域。
 
  世赛申办形象大使张淑萍的故事,给傅逸承留下了深刻印象。张淑萍在世赛申办研讨会发言中,讲述了自己在窘迫的家境中,通过学习技能,参加世赛并获奖,继而又在大学开启职业生涯,并最终改写人生轨迹的故事。“她的演讲感动了当时在场的世赛组委会主席西蒙,也让我受到了启发。”
 
  经过那段时间与大家的交流,傅逸承渐渐意识到技能对改变人生命运的价值。“我是循规蹈矩地从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过来,而他们可能是去了技能学校,掌握学习了一门技能。”中国传统概念中认为,一个人必须要考到综合型大学,要有个本科文凭,但傅逸承觉得,“你如果真的对某个技能感兴趣,就可以去坚持,不一定走大家都走的路”。
 
  “少年爱迪生”的发明创造
 
  成为世赛申办形象大使,并不仅仅是因为大学生身份与阳光俊朗的外形条件,傅逸承也有自己的“独特技能”。
 
  “烧玻璃”,可以说是傅逸承高一那年暑假生活的“主旋律”。在实验室,他把火源放在桌子上,金属网放在其上,再往上一定距离,架着一小片玻璃。火烧着金属网直冒黑烟,渐渐地,玻璃片上就会出现“烟灰”。这些烟灰正是傅逸承在实验中想要提取的涂层材料。
 
  高中时,傅逸承所在的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完成一个科创类项目。一天,傅逸承上网浏览时看到一条有趣的新闻:“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灰具有水立的内部结构,也就是说,水落到这种结构的表面后,水珠形状会立起来,而不会塌下去。”
 
  灵机一动,傅逸承对毕业前要完成的科创作业有了想法——他想到了日常生活中,当雨水滴落在建筑的玻璃上时,会立即塌在玻璃表面并沿之滑落下来,由于雨水中含有灰尘,所以就会在玻璃上留下污痕,久而久之影响建筑美观。
 
  与此同时,为了擦玻璃,我们常常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上看到“蜘蛛人”吊着威亚高空作业,而住在高层的普通居民,也有将半个身子探出窗户去擦玻璃的现象。“尽管他们有保障措施,但看起来还是很胆战心惊。”傅逸承回忆起自己发明创造的初衷时说道。
 
  为了烧制出最佳疏水性涂层材料,在那近两个月的暑假中,傅逸承早出晚归,整日埋头在实验室。他需要反复试验,不断调试各种变量——比如选择什么火源,什么材质的金属网,火源与金属网的距离,金属网与玻璃之间的距离,等等。不同变量的搭配,会产生不同效果。在烧制过无数个小玻璃片后,他终于得到了最佳结果。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又将作品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高二下学期,带着这件作品,傅逸承多次参加科创类比赛,并先后获得“第2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科技希望之星”等。《少年爱迪生》也是他参加的众多比赛中的一个。当时,傅逸承拿出自己的实验成品出现在初赛舞台上,评委观看过演示与讲解后,对他的发明留下深刻印象。最终,傅逸承的作品获得了《少年爱迪生第二季》优胜奖和人气冠军。
 
  “所有的专业都可能是技能”
 
  去年九月,傅逸承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进行机器人方向的学习研究。初次前往异国他乡学习深造,傅逸承体会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教育理念。在课堂上,他能感觉到国外同学的动手能力很强,“他们能跳出思维的条条框框,做出一些有创意和好玩的东西”。
 
  比如,上学期有门课程要求设计能行走的四足机器人。“我当时想的就是运用仿生学将‘机器狗’设计得好看一些,然后让电池、芯片都能放得下。”而几个外国同学设计的机器人让他眼前一亮。“我真想不到他做的机器人像球一样,球的某一面藏着四条腿,四条腿收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球,放下来就变成四足机器人。”傅逸承说,“我在想的时候就总是逃不出‘机器狗’的样子,感觉思维受到了局限。”
 
  走出国门接触到不一样的教育环境,也让傅逸承对未来的创造发明产生了新的灵感。在哥大校园,傅逸承有时会去一个面向博士生的实验室项目——康复机器人实验室。在那里听过几次讲解后,他对这个全新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比如,有些人脖颈无法自由转动,可以通过机器训练,将机器人设备套在脖子上,从而通过眼球方向的移动来控制脖子转动……这些新鲜的见闻,启发着他对未来的职业规划。
 
  如今的傅逸承对“技能”一词有了更深的体悟:“其实,所有的专业都可能是技能。技能就是有一个感兴趣的方向,然后你无限地往这个方向钻研。”对于自己正在学习的机器人,傅逸承希望在未来它能被实实在在运用到生活中,切实帮助到一些人。
 
  (解放日报乔梦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