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成员徐旖 为求职者提供针对性就业指导

发布时间:2020-09-15
  “目前社会上各类求职者情况不一,更需要我们志愿服务专家提供相对应的指导,帮助他们一步步实现自我定位和职场规划。”作为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徐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她不遗余力为求职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陪伴他们走好求职之路。“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满足和成就感,体验到了不同于企业内工作的快乐。”徐旖坦言,成为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成员的这段经历是一份宝贵的人生财富,而她也会一直提升自己,在这条路上继续深耕下去。
 
  青年面试官也是服务者
  帮助求职者明确发展方向
 
  自大学毕业后,徐旖深耕于人力资源领域长达十八年,目前担任上海信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一职。谈及如何成为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的一员,她表示这是一次偶然的缘分。“我经常在上海市人社局官网查阅资料,有一次正好看到网站上的招募浮窗,发现自己所有的硬性条件都符合。”于是她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填写了申请表,最后顺利入选。“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一方面了解目前求职者的心态,推动企业发展,优化用人结构;另一方面也能拿出部分企业内的岗位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机会。”这是徐旖的初心。
 
  然而,就业指导和本职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别。徐旖坦言,例如劳动用工风险防范方面的相关知识,自己并不是很擅长,但通过与求职者反复沟通及自我学习,这些“小插曲”也慢慢迎刃而解了。
 
  “提供就业服务和我本职工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企业里,徐旖不仅负责人事招聘,还负责其他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在面试时,如果遇到应聘者对自身职业发展存有困惑,徐旖便从企业面试官的角色“一秒切换”,以一名就业服务专家的身份对应聘者进行现场指导。“在我看来,这不仅能让应聘者对我们公司留下一个好印象,提升雇主品牌影响力,也能帮助应聘者明确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切身经历拉近与求职者距离
  精准化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
 
  “面对台下这么多学生,很紧张。”回想起第一次做就业指导的场景,徐旖历历在目。这是一次面向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现场讲座。徐旖坦言,这些中专生与自己平时在企业中接触的人群有所不同,她并不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就业指导,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准备课件。“我就反过来想:如果我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职校应届生,我最希望了解什么?”这样的换位思考给了她很多启发,她用心地准备了主题为“迈入职场第一步”的专题指导内容,在讲授的过程中也细心观察台下学生的反应,揣摩学生的心理,随时调整自己的讲课思路。
 
  讲座一开始,她讲的内容与如何准备简历有关,比较枯燥,学生对此兴趣不大。之后她以亲身经历为切入点,台下立马就兴奋起来了。“他们学的是汽修专业,我就拿自己去修车的切身经历告诉他们,进入职场后如何养成保持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好习惯,这条职业之路也能走出别样的风采。”就这样,徐旖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讲座结束后,赢得台下一阵阵掌声。
 
  经过多番磨砺与积累,徐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就业指导风格。尤其在每一次准备课件前,她都会对听课群体有大致的了解,进而准备有针对性的课件。“精准化服务才能满足求职者多元化的需求。”徐旖自豪地说。
 
  了解当下就业趋势提升服务
  发掘不同阶段青年求职特点
 
  面向中专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涵盖面试准备、求职心态、劳动用工风险防范方面的各类线上线下就业指导,是徐旖作为就业服务专家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刚开始工作时,来我们企业应聘的大多是80后,如今,95后也已经走向职场,扬帆起航。”徐旖发现,除了薪酬待遇之外,现在的求职者更看重深层次的条件,如公司的培训及晋升体系是否完善、工作环境是否舒适等。“多年就业服务专家的工作经历,也让我对不同阶段青年的需求和特点越发了解。”她会心一笑。
 
  当今社会,有就业指导需求的求职者,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和领域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徐旖也下定决心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了解当下的就业趋势和新兴行业,把就业服务做得更好。
 
  多年实践得真知
  就业指导也需关注求职者家庭
 
  “很多时候,就业指导面向的对象不应该仅限于求职者,他们的父母也需要一定的指导。”这是徐旖多年来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一大体会。去年,她曾指导过一名90后小伙子小刘,当时他的工作很不稳定,小刘的爸爸对此十分焦虑,于是带着他找到了徐旖。“小刘学的是汽修专业,毕业后原计划去英国深造,但他对读书没有兴趣便放弃了,随后进入一家轮胎公司做最基层的员工,但又因岗位太基础而辞职,之后跳槽从事汽配零件相关工作,又因为无法适应频繁出差而再次辞职。”了解具体情况后,徐旖在与小刘的沟通和疏导中强调:一个人,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从事什么行业,只有从事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才能做出成就来。
 
  多番沟通后,小刘深受启发,积极行动起来。让徐旖欣喜的是,如今小刘已经入职上海国际赛车场从事汽修相关的工作。“能够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我发自内心为他感到开心。”徐旖笑着说。
 
  回顾多个就业指导案例,徐旖坦言,就业不仅仅是求职者个人的事情,这通常关系到一家人的看法和态度,尤其父母的理念对于求职者影响很大。“这种情况下,三方在一起沟通效果会更好。这样,父母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变化,以及新兴岗位的用人需求与职业发展前景,更有助于求职者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引导求职者关注自身发展
 
  一个个典型的指导案例,一次次成功的指导输出让徐旖开始在就业服务工作中游刃有余起来,她尝试针对不同类型的求职者设计不同的就业指导方案,站在求职者的角度挖掘他们的需求。“我更注重启发求职者自己去思考未来发展之路,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徐老师,我知道您一直在做就业指导,能帮我儿子找一份工作吗?”有一天,徐旖所在公司的同事就孩子的工作问题向她求助。原来,这位同事的儿子小宇有多年从事外卖配送员的经历,个人也非常喜欢这份工作,但受到疫情影响,离开了之前的岗位。在理清思路后,徐旖以提问的方式引导他逐步深入思考:自己是否还愿意从事物流行业?如何发挥已有经验和优势,在应聘中脱颖而出?就这样,徐旖循序渐进帮助这对母子,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要对求职充满信心。
 
  “一个星期后,阿姨告诉我她的儿子入职了快递公司,我真为他开心。”徐旖难掩喜悦。在她看来,人力资源行业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合适的人找到合适的岗位,而她所提供的所有就业指导也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对于自身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未来,徐旖有着明确的规划。她坦言,将进一步聚焦对求职者心理的指导及教授求职者破解面试技巧方面,帮助他们多方面提升求职素养,“不断学习,提炼‘干货’,传递给更多求职者”。
 
  专家寄语
 
  “作为求职者,要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听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选择真正热爱且深耕的职业,一路走下去,方能越走越远,实现个人价值。”
 
  ——徐旖
 
 
(来源:乐业周刊第110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