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战“疫”日记:2020年3月10日

发布时间:2020-03-11

  曹恺明,3月10日,周二。今天是我当社区防疫顶岗志愿者的第二天。一早我来到惠民居委会的汾州路218弄小区。该小区坐落在杨浦区平凉街道的一条叫汾州路的小路上,整条街不过300米左右。马路对面的房子据说被已经拆迁三年有余仍未进行开发,依然遗留着一片片废墟。瓦片顶的平房,突出在人行道上的居民水龙头,穿睡衣在小区里行走的居民,到了这里让人感觉穿越回30年前的上海。尽管如此,汾州路218弄小区的之前的抗疫基础工作还是做的很好的。小区唯一入口处架设了专门的测温点和值班岗亭,我和另一位顶岗志愿者就在这值守。我们积极做好人员进出测温,访客登记,以及那必不可少的灵魂三连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去做什么?” 这个小区并不大,但是人员进出并不少,而且各类快递很多。本就不宽敞的值守点一直堆积着大量快递包裹。我在给进出人员测温登记之余,也帮助整理和分类快递。所幸有极度熟悉小区情况的保安爷叔帮忙,他对几乎每一户人家的出行时间都了如指掌。我们把收件人在家,能在短时内被领走的快递单独放置在临时堆放点,把其他出去上班的收件人的快递件堆放到室内。这几日天气阴冷,有不少居民点了外卖,我们时刻提醒居民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再来门口交接外卖。另外该街道的房办也在这个小区里办公,偶有外来人员来联系工作的我们都能做好人员和车辆登记。虽然街道上比较冷清和萧条,但是社区防疫工作依然井井有条地进行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守一道关,护一片人。我坚信有那么多人在防疫岗位上默默地付出着,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战。

 

  杨诚晨,3月10日。疫情防控从上至下,万众一心,居委作为一线防疫宣传、监测、排查的守门人,低调务实,踏实苦干。这次有机会加入居委战疫一线,与居委的干部,小区保安,一起守护居委家园,亲身感受一线防护的苦乐冷暖。金鹏居委共有1600多户居民,小区基本是九十年代建成的公寓,老年人口相对密集,根据居委安排,我的岗位地点在金鹏花园,小区共有5幢楼,八百多户。我的基本工作是站好小区岗亭一班岗,做好外来人员登记,体温监测,快递收发向导。金鹏小区通过居委组织,自发报名的方式,建立了一支党员抗疫志愿队伍,每一小时自觉轮换,他们大多是退休的职工,虽然,年纪大了,腿脚没那么灵活,但仍然在小区门口帮着管理进出人员。 在小区一天的感受可以用三个字形容,冷、杂、暖。小区的进口是个通道,物业保安和志愿者,顶着阵阵大风,缩着脖子、裹紧衣服,坚持拿着体温枪,一个一个测量体温。不停重复着哲学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第二就是繁杂,疫情赋予了岗亭更多职能,因为老小区入口地方小,只好搭建了简易的快递存放点,架子简单,但1-5号楼的标志明晰,小区保安说快递的收件基本是五六百件一天。我和保安一起帮着指引快递员存放快递,帮着小区业主寻找快递,与小区业主联系帮着保管快递。第三就是寒风虽冷,但微笑暖人心。大部分进出人员会主动把手伸出测量体温,一句谢谢,一个微笑,让我们感受到整齐有序的进出秩序,体会到防疫的胜利来源于各个岗位的恪尽职守。

 

  杨皓,3月10日。到岗的第二天,我和顶岗的“战友”们工作状态渐入佳境。但气温骤降,风力增大,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尽管如此,大家一刻不放松,坚持全时段户外工作。天气寒冷,很多测温器受气温影响读数不准确,针对这一情况,我和队友小汪到每个门岗检测,利用专业知识,把自己的暖宝宝贴于测温枪上保证高度灵敏度,有效减少了居民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等待时间。工作中,我遇到了对红外线测温枪充满抵抗的居民。“别用这个对着我的头,有辐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会耐心、细心地为他们科普讲解,帮助居民打消疑虑,配合工作。今天,在小区里有2个暖心细节的小故事,我要记录下来。暖心细节一:我今早刚到居委会办公室报到,居委会的前任党支部书记送来一个杂粮包,袋子里装着小米、银耳、枣子等。我好奇地问老书记,“这是给谁吃?”老书记说:“我们居委的9个临时门岗在晚8点到早8点由特保队员来站岗。半夜里,气温低,消耗体力后会饥饿,给这些小伙子每天做些不同的暖心粥,给他们打打气。我们年纪大了,别的做不了,但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可以做的。”暖心细节二:社区里一位自诩“钢铁战士”的90后社区志愿者,自疫情发生后,一直在社区工作。他每天守着社区的门,很多时候,又冷又饿,身心疲惫,但从未掉过眼泪。今天,一位社区大妈悄悄地塞给他一个热水袋和一盒冻疮膏,还亲切地称呼他为“阿拉伲子”。我察觉到他忍不住热泪盈眶。我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了解到,他在春节前失业,疫情发生后,主动跑到居委会请战。整个居委会的这类无业失业青年人数量挺多的。帮助这类年轻人在疫情结束后,找到就业岗位,在我脑畔跳跃。我赶紧和杨浦区就业部门取得联系,请他们和居委会主动对接,利用“乐业空间”的资源,为社区青年人提供就业服务帮助。点点小事,温暖人心。居民们都说:顶岗的同志不仅做好了“守门人”,还是我们的贴心人。今天下午,我听闻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来到东湖新城社区,实地察看社区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群众生活保障等情况。疫情发生以来,社区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32人,通过封闭式管控和实施网格化管理,半个多月来保持无新增确诊病例。今天,总书记给全国在防疫一线的社区人员打气,战胜疫情的信心倍增。我能明显感觉到,抗疫收尾以及市民生活越来越有序。上海的社区防控能撑到今天,而且仍然能继续撑下去,也是靠了社区人员和无数下沉干部的辛劳。总会有一天,这里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没有绝望与黑暗,春风会吹开武汉的樱花,一树又一树尽连成蔽日的云朵,而这里,疾病肆虐过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

 

  汪洁,3月10日。来到辽昆居委的第二天,太阳伴着阵阵寒风探出了脑袋。一大早,居委就呈现着一番忙碌的景象,搭桌子,打电话,撸起袖子,说干就干。大伙儿说出太阳时会有很多居民过来领口罩预约券,必须早点准备起来;也想着今天必须通知更多居民乘天气好时去药房买口罩,不然一下起雨来又不合适了。随后,居委张书记兴冲冲地拿来了好几袋五谷杂粮大米,说是上一届的老书记送来的。原来从疫情防控伊始,老书记就经常在晚上给值夜班的志愿者和“特保”人员送上一碗碗热腾腾的杂粮粥,给坚守在寒冷黑夜中的一线人员送去一丝丝温暖。听闻此言,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想,正是因为有这般大爱的“父母官”在老百姓的身边,才会让辽昆社区更多的居民主动投身于这次防控疫情的行动中!回家的路上,起风了,我不禁担心起今天巡检时加固的雨棚是不是能抗住这一阵阵大风……经过两天的共同奋战后,我俨然成为辽昆居民社区的一员了。

 

  侯立文,3月10日。今天天气转好,清晨拉开窗帘,就看到了窗外红叶李已经挂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我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查看疫情日报,“全国新增确诊20例,新增死亡17例”,“武汉所有方舱医院休舱”的消息使我倍感振奋。看着东升的太阳,我意识到,曙光已现,胜利可期。今天上午继续担任“话务员”角色,打电话通知居民登记购买口罩。想着自己能再努力一点,居民就能早领用一点,新冠病毒传播风险就能减少一点,电话效率更高了,话术更自然了。一上午就通知完一百多户居民。一百多户中,有十余户放弃申领。同时有几户惊喜地说道:“口罩刚买了,又好买了呀。”这从侧面反映出上海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开展有序有力,口罩等供应已经总体趋于稳定。同时也反映出“疫情已得到控制,胜利在望”的信念已深入人心。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胜利临近也使少数人出现了松懈。下午与骆轶组长在小区巡逻,宣传疫情防控时,就看到两位阿姨拉下口罩聚着聊天。骆轶组长连忙善意提醒道“阿姨,请戴好口罩。今天浦东机场新增2例,我们还是要做好自我保护”。阿姨也意识到了不对,立刻带好口罩。疫情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只要还存在1例新冠病毒患者,就必须提高警惕。尤其当前随着国外疫情的蔓延,上海境外病例输入的压力与日俱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必须坚决执行到位,决不能有一丝松懈。而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要靠基层,靠社区,更靠每个人。身为顶岗人,我一定会坚决贯彻落实防控要求,做好社区防控的“守门人”,夺取疫情战役的最终胜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