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市社保中心法宣工作力度持续加强

发布时间:2023-02-28
  2022年,市社保中心认真对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围绕重点工作,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及法律法规规章颁布实施纪念日等重要节点,针对重点普法对象开展普法宣传,取得实效。
 
   一、拓宽宣传渠道,持续扩大宪法法律宣传力度
  2022年12月,市社保中心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依法执政水平,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加强阵地宣传,弘扬宪法精神

  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市社保中心16个分中心主动在经办服务大厅电子显示屏上循环播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相关宣传短片,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同时,在党群驿站、宣传栏、员工食堂等公共区域张贴宪法宣传周主题海报,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
 
   (二)开展普法宣讲,增强宪法观念



  市社保中心积极拓宽学习宣传渠道,结合日常经办服务工作,“走出去”至社区、医院、工地等开展法律政策宣讲,特邀专家“请进来”为社保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讲课。在活动期间,共开展6次专项学习宣传活动。如,市社保中心审计稽核处、杨浦分中心和崇明分中心开展联组学习,邀请杨浦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对宪法的变迁和影响以及与社保业务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普法宣讲;徐汇分中心积极参与龙华街道举办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对新业态群体关心的社会保险热点问题进行社保政策宣讲,切实扩大了政策的覆盖面与知晓度;普陀分中心与多部门联合开展社区现场宣传咨询活动,为群众讲解社保相关的法律政策,引导社区百姓正确维护自身权益。
 
   二、聚焦重点任务,着力优化民生领域法治环境





  2022年9月,为增强用人单位和职工知法守法意识,维护职工工伤保险权益,市社保中心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开展工伤保险政策的系列宣传和普及活动,切实提高公众对工伤和职业伤害保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一是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市社保中心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并下发活动安排通知,统一印制宣传资料供分中心宣传、培训使用,要求各分中心在服务大厅张贴宣传海报、布置宣传展板、播放宣传内容,在日常接待服务时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市社保中心积极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主题活动,作客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12333在线”节目,就“工伤保险伴您同行”话题与广大网民在线互动,提高公众工伤保险认知度。 二是拓宽渠道、提升质效。各分中心积极参加辖区内的线上、线上直播宣讲活动,如宝山、徐汇、闵行、青浦等分中心积极配合区人社局,结合“工伤保险 伴你同行”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广泛的宣传;普陀、杨浦分中心配合区人社局宣传职业伤害保障相关政策规定,结合“职业伤害保障 伴你同行”主题,联合平台企业总部和平台服务机构共同开展集中宣传日活动,帮助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更好的了解职业伤害保障政策知识;松江、嘉定、黄浦等分中心协同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工伤宣传活动下沉街镇社区,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工伤政策资料,进一步扩大工伤政策宣传面;金山、崇明等分中心开展为群众答疑解惑宣传活动,引导公众牢固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和工伤预防理念,切实减少工伤事故伤害。
 
   三、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升法治实践工作实效 
 
 
  2022年全年,市社保中心坚持线下线上同步推进的普法方式,聚焦服务大局和群众期盼,加强普法宣传的内容策划,综合运用图文、动漫、视频等形式,积极发挥好普法宣传阵地作用。一是以案普法,创新渠道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服刑期满后,如何恢复领取养老待遇?》《以案说法——重复领取养老待遇?不可以!》《以案说法(二):虚假伪造难过关 违规领待终落网》等宣传文章,以问答对话、案例分析、法条释明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保险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人社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知晓度,综合运用图文、动漫等通俗易懂的表达,增进全社会对社保法规政策的理解,引导参保人员、参保单位依法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梳理需求,对接人群开展精准普法。在前期“政策进高墙”的基础上,2022年,结合日常工作中判刑人员及家属询问集中的问题,对原先《社会保险政策宣传手册》进行了修订改版,加大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释法说理式的普法,进一步提高判刑人员相关社保政策在市民中的知晓度,努力从源头上杜绝判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金、违规缴纳社保费的情况。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不断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的同时,切实维护好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