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56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5-24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洪亮、严琳、吴越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构建线上新经济企业和谐劳动用工问题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非常感谢你们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局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你们的提案对保障相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防范配送过程中的交通事故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

  近年来,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其灵活的用工方式给传统劳动关系理念带来了挑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以及工作难点,我们持续关注新业态用工情况,按照国家要求,在规范时坚持“依法审慎”原则,做到实事求是。首先,严格依照现行劳动法律规定的标准认定法律关系。我们与法院等部门积极沟通,就涉及网络平台侵权、劳动争议案件相关法律问题召开专题会议,从微观层面研究新业态用工相关问题,对法律关系认定统一了认识。对于符合原劳动部《关于确认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相关标准的用工行为,包括劳动合同、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等行为,依法进行调整,其中对于异地劳务派遣,国家和本市规定,要求企业按照本市标准支付劳动报酬,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对于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予以查处。对于其他灵活就业方式,本市通过以下措施,稳妥规范。

  一、加强就业登记管理

  对于外省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自2013年3月起,本市先后将医院外来护工、外来家政服务人员、无雇工的来沪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外来从业人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来沪从业人员和外来保险营销员等六类来沪从业人员纳入灵活就业登记范围。2019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本市出台的贯彻落实国家意见已明确全面推行灵活就业登记,不再设行业管理前置条件,即外省市户籍人员均可在本市办理灵活就业登记,享受相关就业服务。本市灵活就业登记采用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受理劳动者灵活就业登记申请,并已全面实现“全市通办”及“一网通办”。劳动者可通过“上海人社”、“市民云随申办”等APP进行业务申请,也可至任意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柜面进行办理。

  二、规范社会保险缴费

  我们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由个人负担,其中,本市户籍居民及其外省市配偶可参加本市灵活就业缴费;对于外省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原则上回户籍地参保。因此,目前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按照属地原则在其户籍地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保障。为加强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关于职保(灵活就业人员按照属地原则可在其户籍地参加职保)或城乡居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从业人员增强参保意识和意愿,改变只有建立劳动关系才能享受社会保险的认识,形成各方督促、个人主动参保的社会氛围,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相关利益尤其远期养老保险利益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职业伤害保障

  为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本市取消了镇保、综保制度。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对于新就业形态中建立劳动关系的就业人员,我们要求用人单位依法为其缴纳工伤保险,发生职业伤害的,依法予以保障。对于未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在现行法律制度下不属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近年来,上海银保监局积极支持上海保险业就外卖配送等新业态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目前部分保险公司已开发相关保险产品,为外卖骑手等即时配送从业人员就其在配送过程中因发生意外导致人身伤亡、残疾,或对第三者造成人身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等情形提供相应的保险保障;并同时提供了雇主责任险等保险服务。调研显示,新业态平台基本会为从业者(包括外省市灵活就业人员)购买商业保险,保障工作中的意外伤害等风险。目前,国家已启动研究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本市将进一步加强与人社部沟通联系,及时跟踪有关政策走向,待国家制度明确后,积极做好贯彻落实,加快推进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

  四、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本市公安部门积极规范外地、外卖行业非机动车交通安全行为。一是持续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集中整治。利用智能移动警务终端,全面采取“未戴盔”外卖骑手信息,及时反馈企业,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定期会同企业开展联合检查;二是积极会同相关科技公司,依托RFID无线射频技术,采集交通违法信,完善执法体系建设。三是研究制定并通过《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外卖非机动车管理的顶层设计;四是指导“美团”“饿了么”等外卖企业探索建立清理非标外卖工具,在骑手APP端强制推送非机动车常发交通违法宣传教育界面等,加强交通守法宣传培训;五是推动企业为每一名外卖骑手购买包括人身意外、医疗、第三方责任及电动自行车盗抢等险种在内的保险。同时,推动企业摒弃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从骑手交通安全及提升企业形象为出发点,放宽骑手配送时限要求。六是配合上海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吸收本市主要外卖行业骨干企业,统筹推进行业监管工作,推动行业内配送电动自行车合规纳管。七是建立例会通报制度。每月定期通报各外卖骑手交通违法及交通事故情况,督促企业整改。同时,建立“黑名单”机制,指导企业清退交通违法高发或事故频发骑手。

  五、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

  从新兴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在行业发展初期,由于法律政策的相对滞后,行业规范往往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本市规范网约车的实施办法中明确了“网约车平台公司与驾驶员签订其他协议的,应当包含营运期间驾驶员的意外伤害保障条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上海市邮政管理部门目前已在为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下一步市邮政管理部门将牵头市快递行业协会推进快递员专项商业保险投保工作,并会同市总工会推动快递网点人员入会,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加强从业人员的保障,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央提出“六稳”“六保”,其中就业是重中之重。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就业形态要顺势而为,让其顺其自然、脱颖而出。要从根本上规范新业态用工关系问题,有赖于国家层面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计划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规范。目前,国家人社部正在研究制定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相关政策,将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规范。相关文件出台后,我们将根据国家部署,结合本市实际,认真做好相关贯彻落实工作,继续维护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5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