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499号提案的答复

沪人社提主〔2023〕12号
发布时间:2023-05-15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李昕、黄红、魏峥颖等委员:
  各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各方协力搭建平台,进一步发挥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会同各会办部门进行了专门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委员在提案中反映,工匠人才扶持政策不够充足、工匠人才交流平台不够多元、工匠人才成长通道有待拓宽等问题,建议完善政策供给,形成工匠人才协同培育合力,搭建多元平台,释放工匠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工匠人才供需精准对接等建议。对此我们十分赞同,近年来,市人社局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体系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一、不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近年来,市人社局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聚焦模式创新和多元评价,着力锻造量质兼优的大国工匠,切实落实稳岗位、提技能、促就业工作目标。
  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有序开展。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大型企业、产业园区、职业学校等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新型技师学院,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年均达100万人次以上;2022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2万人次。
  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健全。深化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改革,不断完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确定技能人才评价职业(工种)范围,自主设置岗位等级,自主开发制定岗位规范,自主运用评价方式开展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目前本市用人单位技能人才评价机构累计167家,可开展的评价项目740个;社会培训评价组织39家,涉及80个职业;2022年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等级证书的高技能人才3.1万人。
  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创新。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推动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并给予专项资助。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实际,探索发布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范围。不断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将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提升为市级表彰,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少年崇尚技能、学习技能、走上技能成才之路。在2022年世赛特别赛上,上海选送的6名选手获得了3金、2铜、1优胜奖的历届最好成绩。
  二、积极推动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目前,本市正推行企业自主评价、政府部门指导监管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原有职业资格项目大幅取消后,积极指导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行业龙头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健全完善产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全面推进各类企业组织实施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不断满足制造业企业和人才的评价需求。在考虑产业技能人才岗位引进需求、当前技能人才评价现状,着眼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岗位,推动69 个职业项目进行等级认定,其中包括三大先导产业合计 19 个职业、制造业重点领域合计 41 个职业。同时,开展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明确在本市工程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符合本市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价的基本标准条件的高技能人才,经单位推荐,均可申报相同或相近专业工程系列职称。上述做法对于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快技能人才引进、丰富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具有较好地推动作用。
  二是形成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梯度。持续发挥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一批高技能人才高端引领作用。进一步扩大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遴选范围,为民营企业、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技能人才申报相关资助项目提供有效渠道,培育一批技艺精湛的“上海师傅”。近年来,产业信息化领域共有 255名高技能人才入选首席技师资助项目;共有1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有19人获评上海市技术能手,3人获评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2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与此同时,开展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等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现、评选“智慧工匠”和“领军先锋”及其提名奖共 280人,通过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在实践中选拔、培养技能人才。
  三是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实效性。推进“产业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按照基地属地化管理协同机制,目前已认定21家产业和信息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涵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持续开展专业职业能力、新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实训,每年培训技能人才逾30000人次。围绕重点领域,实施产教融合工作。注重发挥产教融合型企业作用,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做好产教融合型企业推荐,先后推荐华虹、上飞、电科所、联影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微创医疗等9家企业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引导基地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步伐,聚焦本市重点产业领域,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启动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目前,已有18个项目入选首批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其中上海大学微电子产业学院等3个项目获评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四是开展以行业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的技能竞赛。紧扣本市重点产业领域,以赛代练培养技能人才。在持续举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基础上,先后举办上海市首届工业机器人技能应用大赛、上海集成电路 EDA 应用设计大赛,通过办赛提升本市产业人才技能水平,组队参加全国工业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其中集成电路EDA大赛获得3个奖项,取得较大突破。进一步扩大技能人才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技能人才
  20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本市相关部门联合推动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在人才、智力、技术、管理等资源要素上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形成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本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良好成效,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经验。2021年,市教委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上海市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2021-2025年)》,系统谋划加快构建本市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以形成国内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示范高地。其中,将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作为重点任务来推进,主要包括:
  一是加快设置产业急需学科专业。加快布局一批产业需求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专业学位,不断优化硕士专业学位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学校设置职业本科专业、战略新兴产业急需学科专业和特色方向。
  二是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内涵转型升级。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分批建设一批涵盖产业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的国家级和市级优质课程,根据产业研究成果更新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调整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形成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师资队伍。积极引导产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任教,创新建立产业教授、产业导师、产业讲师三级产业师资人才梯队。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为重点,将参与企业项目和协同育人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考评重要指标。建立市级产教融合师资库,并给予库内导师配套激励政策。
  四是建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加强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开展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训中心建设,分层分类建设就业型、教学型、践习型三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五是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盟。依托相关教育协会、职业教育集团,联合行业协会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盟,集聚产业链企业资源和学校相应学科专业师资,做好供需两端信息收集及校企合作匹配对接。
  六是产教融合协同培养“高精尖缺”人才,重在改革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培养“高精尖缺”人才。
  四、关于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契机,制定本市贯彻实施意见。本市实施意见除了细化落实国家文件要求外,还将着重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紧缺急需现状,围绕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服务等环节,找准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相关政策措施,努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助力本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完善政策供给。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加强本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我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广泛征求相关委办局、各区人社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技能人才代表意见,与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相关部门就相关设想进行了沟通,在此基础上,市人社局牵头起草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送审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下一步将抓紧报请市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审议,拟专报市领导同意后报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文件。
  进一步搭建多元平台。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各区属地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职责。以本市筹办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建设运营好世赛博物馆、世赛研究中心等平台,探索建立海外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抓好国际交流和世赛成果转化。加强区级技能人才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各区技能人才评价服务管理职能,鼓励支持各行业、各区加大高技能人才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人才安居等保障服务力度,开展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研修交流和节日慰问等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技能人才服务,支持市、区人力资源服务领军企业,为技能人才开展职业技能评价、休假疗养、研修交流等“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各类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构建多方协同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持续实施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计划,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范围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兴办职业教育投资,可按规定抵免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研究产教融合型企业综合性支持政策。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型技师学院、公共实训基地、工匠学院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技术创新计划,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制度。支持高技能人才兼任职业学校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衷心感谢各位委员对本市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