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806号提案的答复

沪人社提主〔2023〕19号
发布时间:2023-05-15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王军、黄红、邹继新等委员:
  各位委员提出的“关于研究技能等级与技术职称互认的简化政策制度安排为起点,逐步健全上海市职业技能全周期专项保障体系的提案”收悉。我局会同各会办部门进行了专门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委员在提案中反映, 技能等级与技术职称之间没有明确相对应的理论与知识体系,现有技术职称评审制度僵化、收费过高,目前上海市的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专项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建议简化技能等级与技术职称之间双向贯通,降低或减免技术职称评审收费,逐步健全上海市职业技能全周期专项保障体系等。对此我们十分赞同,近年来,市人社局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体系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一、不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近年来,市人社局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聚焦模式创新和多元评价,着力锻造量质兼优的大国工匠,切实落实稳岗位、提技能、促就业工作目标。
  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有序开展。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大型企业、产业园区、职业学校等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新型技师学院,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年均达100万人次以上;2022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2万人次。
  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健全。深化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改革,不断完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确定技能人才评价职业(工种)范围,自主设置岗位等级,自主开发制定岗位规范,自主运用评价方式开展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目前本市用人单位技能人才评价机构累计167家,可开展的评价项目740个;社会培训评价组织39家,涉及80个职业;2022年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等级证书的高技能人才3.1万人。
  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创新。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推动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并给予专项资助。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实际,探索发布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范围。不断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将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提升为市级表彰,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少年崇尚技能、学习技能、走上技能成才之路。在2022年世赛特别赛上,上海选送的6名选手获得了3金、2铜、1优胜奖的历届最好成绩。
  二、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
  为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发展空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国家人社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本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双向贯通。
  2019年,贯彻落实人社部《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制定印发《关于在本市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试行方案》(沪人社规〔2019〕32号),在本市工程技术领域实施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2020年起,根据本市工程技术领域各行业、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本市选取电气、医药、汽车、申通等9家高技能人才基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评价贯通试点工作,探索贯通基本条件和评价标准。同时,率先探索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评聘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试点工作,促进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畅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从教通道,打造高素质的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
  2021年,为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工作,我们结合本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实际,在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本市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办法》(沪人社专〔2021〕312号),探索将贯通领域拓展到中等职业教育、文物博物、农业等8个行业。进一步明确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的条件和评价标准,淡化学历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评价,同时建立绿色通道,参评的高技能人才符合本市相应系列(专业)职称评审破格条件的,可突破学历、任职资历条件申报。对为国家和本市经济发展和重大战略实施作出突出贡献,具有绝招、绝技、绝活,并长期坚守在生产服务一线专业岗位,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解决重大生产难题,关键技术改造革新和工艺改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出贡献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员,可申报参评相关系列(专业)正高级职称。
  政策实施以来,电气、汽车、土建、化工、医药、仪电、多媒体等领域的一批高技能人才通过评审取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申通地铁严如珏等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朱迎迎等取得正高级职称。
  此外,本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以盈利为目的。继续教育实行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机制。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的,突出公益性,不收取费用;本市鼓励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开展公需科目教育课程培训,培训课程经备案后,由申报单位具体负责实施,不以盈利为目的。同时,用人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补贴。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工作指导和政策宣传,细化相关配套政策,优化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促进两类人才融合发展:一是加强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指导本市相关系列(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进一步细化高技能人才参评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条件及操作办法,明确可申报各评委会的职业(工种)项目范围,完善评价标准,注重对申报评定职称的高技能人才能力、贡献、业绩的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做好政策解读,营造良好氛围,优化职称公共服务,便利高技能人才申报职称,鼓励广大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和支持贯通工作,促进人才流动和发展。加强评价制度与用人制度衔接,提高用人单位积极性,鼓励企业建立内部技能岗位等级与管理、技术岗位序列相互比照,专业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技能岗位互相衔接机制,切实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三是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继续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根据专业技术人员不同岗位、类别和层次,加强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推荐优秀课程和优秀教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等举办公益性继续教育活动。
  三、关于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会同相关部门,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契机,制定本市的贯彻实施意见。本市的贯彻实施意见除了细化落实国家文件要求外,还将着重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紧缺急需现状,围绕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服务等环节,找准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相关政策措施,努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助力本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形成高技能人才工作协同推进的合力。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各区属地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职责。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财政、工会等部门制定完善政策,统筹利用各类资金,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支持力度。各有关部门、各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进一步营造重视、关心、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二增强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大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力度,选树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充分发挥上海技能大奖、技术能手等评选表彰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政府质量奖等评选表彰中提高一线技能型员工或技能成果比例,激励褒奖一批技能高超、技艺精湛、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支持在沪央企、市属国企等大型企业,面向生产科研一线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并具备相应条件的高技能人才评聘特级技师、设立首席技师。
  三是探索优化培养使用政策举措。实施市属国企技能提升行动,发挥国有企业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要求国有企业结合实际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优化调整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经费补贴政策,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行业龙头企业、连锁企业依托独立设置并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培训中心牵头开展学徒制培养。鼓励各区制定院校和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补贴扶持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推动职业学校成为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四是夯实本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建设。以本市筹办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建设运营好世赛博物馆、世赛研究中心等平台,探索建立海外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抓好国际交流和世赛成果转化,加大新职业技能人才供给。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本市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培训评价项目、精品课程教材开发,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结果为导向,优化完善建设资助和运作管理等政策,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型技师学院等平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
  五是补齐技能人才服务保障短板。加强区级技能人才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各区技能人才评价服务管理职能,设立服务窗口,夯实区级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和技能竞赛等服务管理职能。鼓励支持各行业、各区加大高技能人才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人才安居等保障服务力度,开展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研修交流和节日慰问等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技能人才服务,支持市、区人力资源服务领军企业,为技能人才开展职业技能评价、休假疗养、研修交流等“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
  衷心感谢各位委员对本市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