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844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陶然、陈新、景莹等委员:
各位委员提出的“关于促进零工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局会同各会办部门进行了专门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提案中指出,目前本市零工市场供求信息匹配、规范市场监管、劳动权益保障等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不断推动零工市场建设的努力方向。
本市对于线下零工市场的运营管理已有规范标准。目前,本市有闵行、浦东、普陀、宝山等8家线下零工市场。根据《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零工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沪人社就〔2023〕354号)相关要求,各区不断加强线下零工市场的规范建设和监督管理:一是零工市场发布的所有岗位都经过真实性审核,用工主体必须接受资质认定、培训指导,并持续接受管理监督。二是在零工市场主动公开服务制度、服务项目、办事指南、服务热线和投诉渠道等事项,依法严格监管职业中介机构、严厉打击“黑中介”、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等违法行为。除此之外,部分零工市场为零工人员拟定电子协议,协议中规定发薪时间、薪资标准、保险购买等,由市场和零工人员进行签约,这些都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同时,对于线上零工市场也有严格的岗位信息发布标准。本市人社部门在“上海公共就业招聘新平台”设立零工专区。一是严格审核入驻企业资质,确保零工专区内发布零工岗位的企业都经过“法人一证通”或“电子营业执照”的比对审核,确保所有企业均合法注册并具备用工资格;二是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对零工岗位的招聘过程进行跟踪,及时收集和处理劳动者的反馈信息,对存在问题的岗位进行调查核实。同时设立便捷的投诉渠道,支持劳动者监督,对于举报的信息迅速响应。
除了政府主导推动建成的零工市场之外,对于市场自发形成的线上线下“零工市场”,2023年施行的《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明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发布真实、合法、有效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并配以相应罚则。本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执法机构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坚持“24小时接受举报、365天监察无休”品牌建设,持续通过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咨询举报电话、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等平台,全天候接受举报,切实做到“一点举报投诉、全网联动处理”。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也可到就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对于检查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理,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委员提到的零工从业人员的保障方面,我们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本市自2022年7月1日启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将社会关注度高、职业伤害风险较高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四大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七家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由平台企业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通过按单计费、按月缴费的方式,确保了试点范围平台企业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应保尽保。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将七家试点平台企业在本市的93.59万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有力保障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委员在提案中的建议,不断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统一标准、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权益保障,不断规范零工市场的建设管理。
一是持续加强零工市场的正向引导。4月2日,我局编制《零工应聘防骗指南》并通过“上海发布”“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乐业上海”等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零工应聘防骗指南》揭露包括违规收费、高薪诱惑、信息模糊等在内的7个零工求职陷阱,同时公布7家由本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的线下零工市场及服务信息。后续我们将加强宣传,引导有打零工需求的劳动者,通过正规途径求职。
二是完善线下零工市场建设。指导有条件的区设立一批综合性、区域性、行业性的规范化线下零工市场,并持续加强监督管理,为劳动者提供更多规范的零工求职途径。
衷心感谢各位委员对本市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