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57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5-14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市总工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协同深化上海工匠学院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我局会同各会办部门进行了专门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这一中心任务,本市人社部门依托各类工匠学院建设载体等不断加快培养满足产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案建议对推动工匠学院高质量发展、深化职业培训系统性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我局认真研究,部分建议已解决实施,部分建议将在今后工作中予以考虑采纳。
  一、关于“进一步助力职工职业发展,把推进工匠学院建设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行动紧密结合”的建议
  近年来,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本市充分发挥工匠学院阵地作用,全面推进技能评价制度改革,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行动。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赋能工匠学院开展用人单位自主评价。不断探索将技能人才评价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真正为人才松绑,将建有工匠学院的中国商飞、建工集团、上海医药等多家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作为用人单位评价自主评价机构的重要载体,支持其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和职工技能成长成才规律,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截至2024年底,本市用人单位评价机构共有153家,涉及职业(工种)565个,评价项目5521个。
  二是支持工匠学院提供社会化评价服务。为满足广大劳动者技能评价需求,对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评价需求大的职业(工种),已征集遴选航天八院、沪东中华、上汽集团等多家建有工匠学院的龙头企业、大型企业成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社会人员和不具备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职工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截至2024年底,经本市人社部门备案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共有59家,涉及职业(工种)93个,专项职业能力2个,评价项目360个。
  三是指导工匠学院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支持上汽集团、申通地铁、上海电气、上港集团等市属国企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在现有初级工到高级技师基础上,设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享受本企业正高级职称人员、企业高管同等相关待遇。截至2024年底,已支持44家用人单位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累计产生特级技师115名,支持21家用人单位开展首席技师评聘试点,累计产生首席技师5名。
  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职业技能评价制度改革为契机,以本市重点产业转型新趋势、人才新需求为引领,进一步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工会部门向工匠学院赋能、支持。一是支持工匠学院结合新产业、新技术发展需要,申报新职业信息及国家职业标准开发。二是引导工匠学院按程序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优化备案流程。三是鼓励工匠学院建立职称评审与技能评价对应目录,畅通两类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四是支持工匠学院扩大评价对象范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五是创新技能评价模式,支持开展高级工及以上等级的直接认定。
  二、关于“进一步助力打造培训品牌,把培育工匠学院特色工种培训品牌与制订本市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录”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积极支持工匠学院聚焦技能人才培养“急需紧缺”和“高等级”两个重点方向,加快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围绕本市“3+6”重点产业以及民生保障领域,制定发布上海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2024年)和上海市新技能培训项目目录(2024年),引导工匠学院优先开展目录内职业(工种)的企业职工职业培训,积极支持职工参加社会化培训等,多渠道提高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二是支持打造特色工种培训品牌。鼓励工匠学院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加强技能培训与评价考核衔接,面向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参与度和获证率,为打造具有影响力和上海特色的工匠培育高地提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以人社部即将部署开展的技能强企行动为抓手,围绕产业转型所需、百姓品质生活所盼两大领域,支持工匠企业培育更多特色品牌,满足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一是支持工匠学院围绕新业态、新技术的新培训需求,承接“短平快”式短期培训项目开发,快速形成培训能力。二是打造一批以建有工匠学院的链主企业为旗舰的开放共享培训基地。突出绩效要求,完善资助办法,推动其面向本行业及上下游企业共享共用。三是支持工匠学院健全完善面向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继续教育体系,配合相关部门探索学历教育成果与非学历教育成果的转换、互认机制。
  衷心感谢您对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5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