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凝聚多方合力,打好劳动争议处置“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5-04-30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激增,处理难度显著加大。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宝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探索“仲裁+”工作模式,联合市公安宝山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数据局等多部门,凝聚工作合力,构建全流程劳动争议联动处置机制,全面提升争议处置水平和公信力。

  强化源头治理,构建案件信息互通网络

  区人社局携手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区数据局,全力打造高效且常态化的信息互通机制。局下属区仲裁院作为前沿阵地,定期向区数据局通报最新受理的争议案件信息;区数据局汇总辖区内各类争议案件相关的数据资源,将数据整合录入大数据模型,通过大数据模型深度挖掘潜在影响社会治安的线索、趋势和风险点并反馈至区仲裁院和公安部门;公安部门依据反馈的信息,提前介入,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管控,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区仲裁院根据反馈的信息,提前做好重点人群来调解或开庭的准备,从源头预防矛盾激化。同时,针对争议处置中的突发情况,如当事人情绪激动、行为过激,或庭审安检时发现危险物品等紧急情况,区人社局及时与公安部门互通信息,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确保公安力量迅速到位,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为劳动争议处置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后续工作顺利推进。

  提升处置效能,推动“仲裁+检察”协同机制

  为提升劳动争议处置效能,区人社局与区检察院深度协作,达成多项合作成果。一方面在仲裁案件办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有起诉意愿但维权能力较弱的劳动者,迅速启动“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协作机制,及时将案件线索及相关材料移送至区检察院;检察院依据专业判断,针对符合民事支持起诉条件的案件,协助劳动者申请法律援助,收集证据,助力劳动者顺利申请仲裁。2024年,区检察院累计发出支持仲裁意见书8份,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支撑。另一方面,针对在争议处置中发现的可疑情况的案件,双方还建立“协助调查取证”工作机制。在劳动争议处置时,一旦区仲裁院发现案件存疑,如证据伪造、隐瞒证据导致可能存在虚假仲裁等情况,迅速将案件线索移送区检察院。双方立即组建联合调查小组,全面走访证人,交叉审核证据,共同研讨决策,依据法律和案件实情审慎决策,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公正。

  畅通裁审衔接,促进“仲裁+诉讼”协同共进

  为构建高效协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系,区人社局与区法院紧密协作,全方位推动“仲裁+诉讼”深度融合。一方面,依据《宝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审衔接工作实施办法》,在区仲裁院设立专职联络员,与区法院保持日常沟通,定期召开裁审例会,共同分析案件情况、特点及趋势,针对疑难案件召开裁审研判会,统一法律适用,减少裁审差异。另一方面,双方订立《关于劳动仲裁案件执行联动工作的若干规定》,针对有执行风险的群体性争议案件,及时互通线索与处理结果,明确十人以上群体性劳动仲裁案件财产保全程序,由区仲裁院转交材料,区法院决定并做好下一步处置工作,形成执法司法合力,全方位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

  下一步,宝山区人社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不断完善高效协同的争议处置体系。通过持续凝聚多元工作合力,为维护全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宝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