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专家号”上线!上海崇明这场暖心服务让求职者少走弯路
当就业市场的浪潮裹挟着迷茫与期待,来自崇明区就业促进中心的专业力量正通过下沉式服务为求职者锚定方向。在中兴镇,这场名为“专家坐诊 暖心服务”的就业赋能行动,以“区级专业资源+基层服务网络”的模式,为不同境遇的求职者搭建起从“求职困境”到“职业坦途”的桥梁。
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这项区就业促进中心选派骨干力量每月定期开展的专项服务,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兴镇就业服务体系中的特色服务模式。“专家坐诊”式的工作模式,既展现了区级职能部门服务下沉的实效,也诠释了基层治理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
精准画像:量身定制的职业导航
走进中兴镇就业服务站,职业指导室墙上的“就业服务圈”展板格外醒目——从岗位筹集到精准推荐,从简历优化到面试辅导,专家们的服务覆盖了求职全流程。而更让人暖心的,是他们对不同群体的精准关注:
应届生的职业启蒙课: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小王总觉得“基层岗位没前途”。专家结合崇明企业人才需求,为她规划了“企业助理岗+在职深造”的成长路径,还梳理了重点企业招聘资源,让她明白“基层是积累经验的跳板”。
返乡求职者的扎根路:拥有多年上海销售经验与创业经历的80后杨先生,带着“扎根家乡”的期待寻求转型。专家从区域经济特点出发,提出“发挥销售专长切入本地商贸领域,再逐步拓展管理职能”的过渡方案,既匹配本土企业的销售管理岗需求,更指导其在面试中突出“本土化服务思维”的差异化优势,让“归雁”精准找到着陆点。
新兴领域的迷茫者:手持“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证书”的小林求职屡屡碰壁。专家一方面肯定她选对了养老行业赛道,建议她补充养老护理员证书拓宽渠道,另一方面提醒她关注福利院招聘和养老护理专场招聘会,让她看清了“证书+信息”的就业密码。
服务升级:从指导到全程护航
“专家坐诊”的独特价值体现在服务的深度延伸,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流程为求职者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简历优化环节,专家们会针对每位求职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指导,逐行修改简历内容,帮助求职者精准呈现个人核心竞争力;面试辅导则通过高度还原企业真实场景的模拟演练,有效提升求职者的临场应变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服务站还主动搭建起求职者与企业HR的沟通桥梁,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并建立长效跟踪机制,持续关注求职者的就业进展。这种“服务不止当下”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即便求职者离开服务站时,工作人员仍会主动留下联系方式,叮嘱“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们”。正如受益者杨先生所言:“专家不仅指明方向,更给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这种‘授人以渔’的服务,让我们在求职路上走得更加踏实。”
机制构建:打造长效服务模式
通过半年的实践探索,崇明区镇两级逐步将“专家坐诊”打造成为具有示范效应的常态化服务模式。自今年1月首次尝试以来,这项服务已发展成为每月定期开展的“暖心约定”。在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崇明区就业促进中心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为服务站提供专业指导和政策支持。服务站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专业优势,同时建立了系统化的服务流程:一方面为每位求职者建立专属档案,实时跟踪就业进展;另一方面主动收集企业用工需求,提前做好求职者技能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工作。为确保服务效果,服务站还将专家指导的核心建议、重点岗位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整理成册交给求职者,既方便随时查阅,又能避免重要信息遗漏。这种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使“专家坐诊”真正实现了从临时性活动到规范化服务的转型升级。
“专家坐诊 暖心服务”早已不是简单的就业帮扶行动,它是基层治理者用专业能力回应民生期待的生动实践,是用制度温度消解就业焦虑的创新探索。随着服务模式的不断升级,“专家坐诊”将惠及更多求职群体,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让“就业有支持、用工有保障、满意有提升”的民生答卷更加温暖人心。(崇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