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生效实施三周年 经贸网络更发达 区域合作更紧密
2025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迎来生效实施三周年。作为全球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有效激发地区合作活力,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为成员国带来市场机遇,提振了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信心。
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
过去,一束产自云南的鲜花,要出口到国外市场,途中可能因为通关时间过长而产生枯萎或者腐败等问题,花卉企业不得不承受损失;如今,得益于RCEP的6小时内通关政策,鲜花等易腐产品最快可以在两到三个小时内完成出口手续,快速送达RCEP成员国市场,货物运转效率显著提升,产品损耗率大大降低。云南花卉企业感受到的这一变化,正是RCEP释放的诸多红利之一。
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共同签署RCEP,并推动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3年来,在地缘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RCEP持续释放关税减免、通关简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制度红利,强化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贸易和投资机会。
“RCEP实施3年来,为成员国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更稳定的经济联系,显著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关税减免方面,根据协定,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这有助于区域内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降低成本、获得切实利益;贸易方面,2022年RCEP区域内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7%和10%,2023年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12.6万亿元,较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长5.3%;投资方面,RCEP引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制度,较原东盟“10+1”自贸协定显著扩大了开放范围;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方面,RCEP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由2021年的约64.5%上升至2022年的约65%,在2023年全球贸易普遍下滑的背景下,RCEP区域中间品贸易占比反升至约66%,展示出较高的稳定性。
企业和消费者是最直接的受益者。RCEP实施3年来,区域内企业的进口成本降低了,出口机遇增多了,消费者则享受到了更加丰富、优质、实惠、便捷的购物体验。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萨辛管理学院副教授猜蓬?蓬帕尼表示,东盟国家和中国产业互补,RCEP的实施为区域内的企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以泰国为例,随着榴莲、芒果等热带水果更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泰国果农持续受益,而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积极布局泰国市场,带来先进技术,促进当地就业,助力泰国形成更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RCEP的实施使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协作更加紧密。
“RCEP实施3年来,有效激活了区域经济活力。例如,在RCEP框架下,各成员国简化通关手续,提高物流效率,让保鲜需求较高的农产品等快速进入市场;有了原产地证书,RCEP成员国之间可以享受关税减让等优惠政策,实现互惠互利;RCEP协议还引入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便利化与自由化等议题,成员国均采取负面清单的开放模式,为企业相互投资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刘阿明认为,3年来,RCEP不仅为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推动区域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符合各方预期。
中国是高质量实施RCEP的积极推动者
在位于浙江湖州的长兴港,随着货轮的汽笛声,一艘艘满载货物标箱的船只驶离港口。2024年11月,长兴港开通一条新的RCEP航线,构建起与韩国釜山港之间的“海上高速公路”。新航线的开通,进一步织密了RCEP经贸网络,减少了企业的投入成本。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RCEP持续助力区域开放合作,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迟福林认为,虽然2024年整年的经贸数据尚未公布,但总的来看,2024年在全球贸易出现复苏的背景下,RCEP区域贸易大概率将出现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达到9.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其中,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为5.0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刘阿明认为,从已有数据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RCEP区域贸易稳步增长,虽然上升幅度不大,但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这一结果来之不易。
“这份难能可贵的成绩单,一方面得益于RCEP中的各项规则设定,同时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从而更好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和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另一方面与中国发挥重要作用有关。中国是RCEP最大的经济体,也是高质量实施RCEP的积极推动者。在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紧密合作,推动人员、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域一体化大市场日益繁荣等方面,中国做了大量工作。作为2024年RCEP非东盟方轮值主席国,中国积极引领各方高水平履约,为不断提升RCEP在区域整体实施效果方面作出了有力贡献。”刘阿明说。
“随着RCEP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落地实施,RCEP的贸易创造效应、投资吸引效应以及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促进效应进一步增强。”迟福林指出,2024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3.0版升级涵盖9个领域,既包含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现有领域,也包括双方具有巨大合作潜力的新兴领域,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这将全面扩展中国与东盟在新兴领域互利合作,加强双方标准和规则领域的互融互通。此外,2024年5月发表的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提出,将继续就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行讨论。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重启,也将为RCEP注入更多动力。
提振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信心
一系列研究表明,RCEP政策红利释放在推动贸易投资发展、提升企业享惠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仍有巨大潜力。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显示,到2030年,RCEP将为区域内国家带来245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创造280万个就业岗位。
“RCEP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未来,在RCEP持续促进贸易发展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同成员国关注的重点会有所不同,比如,柬埔寨等国家希望通过RCEP促进本国GDP增长,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泰国希望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获得更大市场,马来西亚追求出口多元化。各成员国如何更好利用RCEP释放的红利,促进自身以及区域整体发展,值得关注。”刘阿明认为,下一步,可以继续深化细化RCEP规则,并将RCEP规则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定、投资协定进一步关联,让区域内企业用足用好这些规则,从而更好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
迟福林指出,2025年,要确保RCEP高质量实施,释放区域增长动能,以下措施很重要:一是强化、优化RCEP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排。例如,鼓励区域内企业利用好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加强RCEP区域企业跨国生产布局,促进成员国之间的产业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利用RCEP条款,着力实现区域内贸易“硬联通”和“软联通”的双重突破等。二是加快RCEP框架下的开放承诺。RCEP大部分关税减免项目需要约20年时间达成,但RCEP协定允许成员国就加速降税安排展开谈判。此外,可以考虑提前将服务贸易“正面清单”转为“负面清单”,并率先扩大外商投资的准入范围。三是推动完善RCEP机制建设。2024年12月,RCEP支持机构正式投入运作,有利于为RCEP实施及相关机构运转提供充分的秘书和技术支持。下一步,争取尽快完成RCEP秘书处设置安排,使其在RCEP区域经贸环境监测、RCEP条款提质升级、协调成员国之间协商与纠纷等方面发挥作用。四是推进RCEP扩容。五是加强RCEP能力培训。目前,区域内企业对RCEP规则利用率偏低。加强RCEP应用规则培训,解决企业对协定优惠政策“不知道、不熟悉、不会用”的问题,将有效释放RCEP红利。
海外人士普遍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受到阻碍和挑战、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的背景下,RCEP的实施不仅为成员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也提振了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信心。
刘阿明认为,在世界经济面临挑战、不确定性有所增加的形势下,RCEP各成员国在锻炼自身“内功”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强区域内联系,通过多边经贸合作,提升自身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可预测性、可期待性,从而更好应对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来源:中国政府网转《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