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设备操作员韩向宁:让3D打印更接地气

发布时间:2020-06-24
  韩向宁在加入“三的部落”5年时间里,与团队不断精进技术,持续创新,逐步在3D打印行业打出了“名堂”,并尝试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推出落地化产品。在他看来,技术深耕之路,困难重重,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唯有坚持创新,优化产品性能,才能持续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服务。
 
  因兴趣 “技术迷”深耕3D打印行业
 
  “这匹马就是采用3D打印技术,按照一比一比例制作而成,经过了扫描、逆向工程、打印、拼接等多道工序。”看着眼前这个与团队花费了一个半月心血制作而成的“庞然大物”,韩向宁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其实,在“三的部落”的展示窗内,就陈列着多彩头颅模型、头颈胸固定器等3D医疗产品,以及多款教育类3D打印作品,彰显了公司团队近年来在3D打印产品及技术落地应用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起初,我只是这一行业的门外汉。”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韩向宁接触到了3D打印,酷爱技术的他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如愿通过面试,进入“三的部落”,担任技术工程师一职,负责客户培训以及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等。
 
  然而,真正入行之后他发现,3D打印虽然“高大上”,但毕竟还处于探索阶段,并非如自己想象的“什么都能打印”。“3D打印究竟适合哪些领域,其落地应用的方向和场景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困惑,他们不断探索、尝试,起初从教育领域切入,从易到难,从简单产品做起,逐步拓展市场、发展业务。
 
  慢慢地,与医疗领域相结合,在一次次与医院专家沟通、交流和深度接触中,他们了解具体的医疗需求,研发并推出了多彩头颅模型、脊柱侧弯穿刺导板、头颈胸固定器等3D打印定制化医疗产品,方便医患交流的同时,缓解了医患关系。
 
  让韩向宁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司团队的创新产品——医用高温PEEK3D打印机牛魔王,从2018年第一台亮相,到目前已有了进一步的更新和优化,深受医院及医疗公司欢迎。“现在,3D打印越来越接地气了,日益‘平民化’。”他坦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影视行业、航空领域都有越来越多3D打印产品的呈现,甚至还有3D打印报纸、3D打印台灯等深入人们的生活中,满足定制化的需求。
 
  重积累 未来3D打印将更加“接地气”
 
  “疫情之下,我们危中寻机,尝试了3D打印直播,通过线上讲解、互动和指导,让更多人了解3D打印、爱上3D打印。”韩向宁透露说,为了能够让医护人员安心工作,他们通过开模和定制化服务,贴心打印了口罩调节器和护目镜,并捐赠给医院等场所,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除此之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韩向宁还时常受邀前往中小学,为学生们开设3D打印等系列讲座,帮他们普及科技知识、开阔视野。“有时,还会举办企业开放日,组织学生们来我们公司参观、了解、体验3D打印技术,对他们而言,这是很好的职业体验和职业教育。”韩向宁骄傲地说。
 
  让他欣慰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加入到3D打印行业中来,并组成3D打印联盟,群策群力解决需求与痛点,共谋发展。谈及近期人社部新增的10个新职业中就有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操作员,韩向宁难掩激动之情。作为行业的深耕者,他深知技术创新与坚守的困难与不易,但每一次的突破和进步都激励着他与团队不懈奋斗下去。
 
  “我不会半途而废,还将继续积累,持续创新,让3D打印更加深入人心,更‘接地气’。”回首5年来走过的高潮、低谷和起伏时刻,韩向宁的内心充满了力量,奋进的目标更加明确。
 
(稿件来源:乐业周刊第104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