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 坚定信心 奋力一跳——十二届市委六次全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4-12-30

  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谋划推进2025年工作。

  “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回顾今年各项工作,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及列席同志们纷纷感叹:面对复杂严峻形势,上海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市委委员们一致表示,要始终坚持“四个放在”,强化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战略敏捷和战略主动,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奋勇争先,以“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精气神,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攻坚突破,深化人民城市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危中寻机,变压力为动力

  多位委员直言,明年我国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上海发展进入深度转型阶段,需要直面困难挑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复杂严峻的形势更凸显加快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战略意义。”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吴金城表示,要进一步通过机构集聚、业务创新、功能提升,加大力度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在强化整体效应上下功夫,打造核爆点、补齐大信息类学科、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体系。”

  “当前一些困难是发展中的问题,转型中的阵痛。”一些委员提到,要借困难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倒逼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倒逼政府在经济运行中提升效率,变危机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

  多位委员提出,上海龙头带动优势、改革开放优势、科技和人才优势、治理现代化优势没有变,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供应链配套和技术创新扩散效率的优势进一步凸显,这是我们做好明年工作的重要底气。

  “自己事情干好了,就是应对一切危机挑战的最大确定性。”市委委员、市审计局局长刘向民提到,根据国际组织发布的数据,上海跟全球领先城市相比,劳动生产率还不高,说明上海的增长潜力还很大。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市委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曹文泽说,上海要保持定力与韧劲,在复杂形势下化危为机,在多重约束中加快转型,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做好,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深化改革,千方百计稳增长

  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要向改革要动力。市委委员、市国资委主任贺青说,明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要加快以主责主业为聚焦的布局调整,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做好存量资产盘活,健全可持续发展的造血机制,推动企业做优做强主业。

  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会场内,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成为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之一。在市委委员、百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永明看来,要促消费,有消费热情的人和有吸引力的商品及体验缺一不可,最近在上海火热的“谷子经济”,就吸引了不少“00后”“10后”。今后要加强商旅文体展和消费的联动,进一步提高其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不少委员注意到,由于免签政策,这些天来到上海的外籍游客数量增多,这对促进城市消费具有积极作用。市委委员、虹口区委书记李谦说,明年境外游客预计仍将增长,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游客到岸后的消费和服务环境,打造更多元的场景和活动。

  委员们认为,新形势下,一些既往有效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挑战,需要更新。市委委员、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说,要抓紧谋划推动楼宇经济2.0版,促进楼宇更新与产业转型更深度融合,将商务、商贸、文化、休闲等综合功能进一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化提升。

  “高度外向型的经济如何在持续承压情况下走出新路,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法治建设要发挥引领保障和推动作用。”市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谢坚钢说,上海要在国际竞争中适应、改变乃至制定规则,需要进一步强化前瞻研究,针对重点新兴和涉外领域加强立法项目的储备,保证立法质量,推动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耦合发展。

  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

  面对重重挑战,转型势在必行。委员们认为,加快转型升级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所在。

  “在世界格局深刻调整中,要牢牢掌握好战略主动。”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章雄说,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之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之于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强化大科学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应用,代表国家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高地。

  市委委员、宝山区委书记李晨昊表示,宝山将夯实科创中心主阵地功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打通转化链条,加快构建从创新策源、概念验证、中试加速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加速机制,加强资源和项目统筹,大力培育产业发展优质生态,因地制宜做强特色、做大规模。

  “基础研究要出原创成果,首先要提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而不是简单跟在人家后面。”市委委员、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说,要深化基础研究组织实施,强化原始创新,遴选优秀人才团队纳入体系,支持基础研究选题多样化,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市委委员、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磊表示,集团将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国家需求,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扩大企业朋友圈,通过“小核心大协作”,建设有组织的科研体系。

  当前,上海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市委委员、嘉定区区长高香说,新旧动能转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今年嘉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壮大方面持续用力,实现产业质量和规模同步提升。明年还将锚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重“项目为王”,挖掘具有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

  日前,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再创世界纪录。市委委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敏建议,接下来上海港要支持中间品贸易和跨境电商出口,建立一批上海电商物流企业,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国内国外的前置仓、海外仓,从海港升级为国际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

  人才是第一资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尤其需要人才支撑。“高校不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必须对照国家和地区要求推进改革。”市委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说,要推进高校发展范式转型,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集聚高端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与转移转化。

  干字当头,力争“开门红”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大家一致认为,面对困难挑战,最重要的任务是起而行之、狠抓落实,确保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力争实现“开门红”。

  市委委员、徐汇区区长王华表示,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徐汇要加快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重点依托模速空间等,发挥人工智能加教育、加医疗、加文娱、加城市治理等场景资源,推出一批垂类应用场景,打造热带雨林式科创生态、产学研联动创新平台。

  市委委员,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说,主流媒体正在推进系统性变革,只有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才可能找到出路,化危为机。要勇做改革实干家、创新弄潮儿,更好地推动变革、驾驭变革、引领变革,特别是通过改革进一步突出主责主业,把有限的资源精力聚焦到最重要的核心业务上来,在凸显头部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中锻造牢不可破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邮轮经济的参与主体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我们要让老年人安心消费。”市委委员、市民政局局长蒋蕊说,要进一步兜牢民生保障的底线,面对新形势与新问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社会救助和帮助,从而有效强预期、增信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市委委员、市人社局局长杨佳瑛表示,明年全市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24.6万人,要不断强化稳就业政策支持,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健全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确保稳定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守牢就业民生底线,同时努力开展先行先试,力争探索形成更多“上海经验”“上海方案”。

  市委委员、团市委书记上官剑说,干字当头、奋力一跳,必须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树立全局意识,把“能干什么干什么”变为“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针对考验突出的青年就业问题,上海共青团将努力做好从就业准备、求职到职业发展的全周期服务,更好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全会提出,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城市安全运行。市委委员、市应急局局长马坚泓认为,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既要多部门协同发力,也要加强应急部门队伍能力建设,主动靠前、主动担当,找到更好路径和方法,建设韧性安全城市,以安全环境之“善”促营商环境之“优”。

  (来源:解放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