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创业补给站打造“创新链通”+“产业链动”+“服务链同”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07-14 15:22
2022年,市、区人社部门联合紫竹创投与业内创业孵化载体共同发起了一项多边合作计划,在园区内建“人社创业·壹栈创驿”创业补给站,以方便创业企业在外临时办公、客户约谈、会议接洽等商务活动而设立的创新型资源共享服务模式。成立至今已广受创业企业人员好评,站点使用率、使用人次、使用时长均稳步提升。
省时省钱,项目落地
南京TDIPi lot视觉导航AI机器人自动行驶底盘项目负责人表示:没想到洽谈安排能如此便利,大大节省了项目时间及沟通成本,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项目交流,更快地促成了项目落地。
近期,紫竹创投与南京TDIPi lot视觉导航AI机器人自动行驶底盘项目积极沟通,该项目结合前沿深度学习技术,为新兴AMR(自动移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产品,具有低成本和强环境适应性的显著优势,为国内首创。因项目创始团队目前位于南京,此前多次赴上海进行交流及对接。紫竹创投与虹桥大树下站点进行沟通,为长三角项目交流预留固定会议室,助力企业更快速地对接园区、更高效的享受服务、更全面的了解政策。在创业补给站的服务加持下,已有多家长三角范围内的科技创新项目选择落地上海。
齐聚发力,促成合作
在创业补给站的建设过程中,始终以提升企业便捷性、打造产业集聚性、推动合作有效性为建站主旨。多家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对各站点的便利交通及优质服务表达了认可,比如上海渔水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乙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凌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渔水源科技创始人李斌,更是多次使用创业补给站点举办“汽车行业的闭门会”、“FSD技术路线探讨会”等垂直产业会议。在此基础上,紫竹创投通过自身产业社群资源集聚、智能网联汽车孵化器站点行业对接等方式共同助推,目前已形成多起商务合作案例,合作合同金额超2000万元人民币。
在各方的努力下,日前又有3家新补给站站点于7月落地,分别是甘泉德必易园、大树下680数字园、赛舍空间万都中心。
甘泉德必易园(普陀)
位于普陀区交通路2447号,园区集创意办公、绿色生态、产业聚集、服务孵化为一体。紧邻轨交7号线新村路站,驱车由内环高架3分钟即可抵达,近10条公交线路沿线铺展,同时汇通沪宁城际高铁与沪宁高速,与上海西站为邻,即刻链接长三角。易生天地,生生不息,曲成万物而不遗留;一片宁静、自由的创意之园。
大树下680数字园(虹口)
大树下680数字园依傍地铁3号线、8号线,鸟瞰陆家嘴金融中心,周边商业氛围浓厚,商务配套齐全,产业效应聚集。大树下与天虹亿海携手,共同打造这样一座数字科创的高地,将为区域经济推动与科创企业孵化带来不小的影响力。大树下将成熟产品体系PRAK系列搬进商务楼宇,将继续延续品质至上的理念,携手大师团队,引入国际设计理念“媒介体验”的概念,让空间中的点、面、线,甚至每一个粒子,都成为人与空间,人与人交互的媒介,在彼此接触的过程中产生出微妙的链接与情感,并在不断的体验中,反复深化、变化,从而演变成为一个灵动、曼妙、富有创想与微小生命的地方。
赛舍空间万都中心(长宁)
位于虹桥经济开发区万都中心17层,经营团队力图全面超越传统办公禁锢,倾心打造联合办公新标杆。打造极具品味与格调的高端办公空间,全能配套设施服务,设有商务中心行政总台、会议室、多功能路演、茶水间、化妆间、文印室以及吧台茶水休息区。项目打造了独特的Fulerum企业俱乐部,空间上设有总裁书房、新中式茶艺、总裁会客厅、VIP会员专属酒柜,并引入各类优质社会资源包括前滩财经下午茶、私募大佬月会、名人直播室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为入驻企业创建一个高端交流平台。
目前已在闵行区、浦东新区、杨浦区、普陀区、虹口区、奉贤区、长宁区总计7个区合作建立运营15个站点,初步建立横跨多区的创新服务链。经统计,2022年度创业补给站总计使用企业数超过100家,使用人次达到320余人次,站点办公或公共设施平均使用时长为2.6小时。各站点通过发挥创业补给站多点开花、区域联动的特色优势,通过补给站体系内各联合伙伴线下共办活动及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向全市各区域内站点园区的在孵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活动覆盖,活动主要类型主要包括人社政策指导培训、垂直产业外访交流、在孵优秀企业考察参观等。
下阶段,创业补给站将在物理空间共享基础上,更多关注站点间服务协作,探索形成服务、数据共享模式。通过打造企业“资源图谱”、产业合作增值、联合活动覆盖等方式,形成“创新链通”+“产业链动”+“服务链同”的广范围创新共享合作,升级创业补给站2.0版本。(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