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崇就业,理性与感性的双重选择

发布时间:2023-08-29 15:10
  

 

 

 

  

  是否回崇就业困扰了小康两年。自2021年毕业以来,他先后入职了市区两家企业,担任电商设计师,虽然工作和他的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对口,实现了“所长即所用”的目标,但是回崇的念头始终萦绕在心头。基于感性,父母在,不远游,虽然如今交通便利,但始终不能常伴左右;相较于城市的车水马龙、昼夜喧嚣,他更喜欢乡间虫鸣、静谧清迥。基于理性,薪资水平、专业适配度等都是他择业的考量因素。由于不了解崇明就业现状,他主动联系了就业援助员。

  一是在崇明是否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就业援助员向他推送了2023年“迎燕归巢”崇明籍大学生就业·实习网络招聘双选会招聘信息,其中不少与他专业契合的岗位。二是在崇明工作薪资水平会不会较市区下降很多?其实随着崇明经济发展,与市区薪资水平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而且回崇就业会减少租房、交通等成本,实际到手收入比较可观。三是在崇明就业劳动权益保障是否到位?崇明人社致力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仲裁监察联动,合力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四是在崇明就业有无发展前景?相较于市区,崇明青年人才总量不多。小康年纪轻、有学历、有技术,在崇明就业更具比较优势,获得重点培养的机会也会更多。

  经过就业援助员客观全面的分析,小康果断投递简历,目前成功入职区内企业上海欣元食品有限公司,担任电商美工一职。

  像小康这样的“归巢燕”还有很多。为迎燕归巢,崇明着眼“事业+情感”双向驱动,加强宣传引导和帮扶,促进毕业生和家乡“双向奔赴”。

  从在校大学生抓起,连续十年开展崇明籍大学生暑期回乡实习活动,今年7月又有387名大学生回乡,走出校园走进基层,在38个区级部门及基层单位、15个企业实地了解基层就业的新模式、新形态,为回乡就业打下实践基础。抓住毕业季这个求职关键期,组织开展2023年“燕归巢”“凤来栖”8场次校园招聘活动和1场网络招聘双选会,共征集到单位191家次,提供567个岗位,拟招聘2172人,收到简历1009份,达成初步意向257人次。

  返乡学子还将获得一系列政策支持。毕业于“双一流”院校的崇明籍全日制大学生(全日制博士生可放宽至非“双一流”院校毕业)且在本区连续工作满五年,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本科每人6万元;硕士生每人10万元;博士生每人补贴15万元。崇明籍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本区注册并经营的用人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区属国企及政府购买服务的用人单位除外)实现新增就业的,在就业期间将获得每人每月500元补贴(累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

  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通过网格化持续推动“政策找人”“服务到家”。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崇明按照任务分解、责任到人的原则,构建起了“区-镇-村居”三级就业服务网络。秉持“一个好的就业援助员,助推一方就好业”的朴实理念,常态化开展就业援助员培训,提升其政策理解应用水平、就业服务能力,再由全区347个就业援助员将政策带回网格、服务带给个人,打通政策落地、服务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铺好“就业路”,也要架好“连心桥”。5月,崇明人社推出《致崇明区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建立18个乡镇就业服务群,为3367名崇明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全天候一对一服务;通过“崇明人社”微信公众号分享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故事,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运用直播带岗等年轻人喜欢的互动方式开展招聘活动;创新职业指导模式,组织毕业生赴企业,现场进行职业体验,与企业主面对面交流创业心得。既有广度深度,又有温度的就业服务有效激发了学子归乡的积极性。崇明人社还将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劳动权益保护、工伤预防等主题宣传,为高校毕业生安稳就业保驾护航。(崇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da15a60257b04c6d89905baf15c782cc.pn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