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证积分办理碰到生僻字怎么办?闵行这个窗口,没有“办不成”!

发布时间:2023-09-11 16:08
  

 

 

 

 

  

  闵行区人才服务中心有一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这个窗口,没有“办不成”的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立在中心大厅醒目位置,为办事企业、人才反映问题和诉求提供了专门通道,深化了人才业务兜底服务。

  一直以来,闵行区人才服务中心坚持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目标,以企业和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一窗受理”“三级人才服务载体”“零距离人才服务圈”等具体做法的落地生根,持续优化人才服务效能,促使“办不成事”的现象日益减少。

  但随着办事企业、人才服务需求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的提升,“疑难杂症”必不可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是着重解决这些影响群众办事体验的“关键少数”问题。

  小窗口体现“大决心”

  随着业务量的激增,闵行区人才服务中心咨询电话的处理量长期处于超饱和状态。来中心办理人才落户业务的企业人事王女士至“办不成事”窗口反映:“你们中心的电话好难打通,打过来一直是占线状态。”窗口专员现场解释后,对该事项认真做好记录,并反馈至“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班。经多方协调,中心水清路本部在原有人才政策咨询电话基础上进行效能提级,接线坐席数量由1个增至3个,并安排专人负责接听,同时延长咨询电话服务时间。

  “没想到随口提的问题,人才中心这么快解决了。”再次来到中心的王女士惊叹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处理速度。

  窗口开启近半年来,许多“办不成”的“烦心事”大多因为办事人对政策、程序不了解,该窗口就起到一个类似医院导医台的作用,对不清楚如何办事的群众进行一次性告知,让其少走弯路、少跑腿,着力畅通人才服务“最后一米”,小窗口体现“大决心”。

  小窗口解决“大难题”

  为了不断提升“1+5+14+N”网格化人才服务载体效能,闵行区通过在各人才专窗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各企业人才服务站设立“办不成事”流动窗口,实现诉求全流程处理,打通“卡壳”堵点,鼓励“帮办代办”,解决“疑难杂症”……让企业、人才办事不扑空、有地儿找、有人帮。

  在日常重点企业联系过程中,各街镇人才专员充分发挥“办不成事”流动窗口的“探头”作用,推动办好企业和人才“卡脖子”的难事和急事。

  江川路街道石医生数字科技、七宝镇日日顺科技以及卫到贸易、颛桥镇东富龙爱瑞思科技、梅陇镇卡博特等,都因申请人外地出差、企业离中心受理大厅距离远、耗时长等原因,提出“是否有其他方式完成相关申请材料的递交手续”“能否开辟材料受理‘绿色通道’”等诉求。

  经各街镇人才专员及时上报,闵行区人才服务中心进一步“会诊”分析研判,以试点开启人才服务“云窗口”为始,逐步推广。通过“云窗口”远程受理、人才专员帮代办等人才业务办理新流程,着力从根源上消除障碍,使其成为今后按流程就能办的事,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效率,增强企业人才服务体验。

  小窗口也有“大温暖”

  今年5月下旬,马桥镇的上海三添食品有限公司员工閤先生来到“办不成事”窗口,他反映2001-2003年期间,他在上海水产大学(现为上海海洋大学)脱产学习并取得专科毕业证书。但因其姓氏为生僻字,学校导入学信网信息时使用拼音“GE”替代姓氏,导致学信网认证报告与毕业证书姓名不符,教育背景核实无法通过,不能办理《上海市居住证》积分。

  闵行区人才服务中心接件后快速响应,即时分析,帮助、指导閤先生联系上海海洋大学,申请开具相关情况说明,并同步申请将相关学籍档案调回户籍地档案保管机构归档,为之后的档案核实做好准备。历时2个月的多次沟通对接,7月底,终于完成了教育背景核实相关流程。后于8月中旬在人才专员的跟进和指导下,閤先生提交《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新办申请,9月4日顺利拿到《上海市居住证》积分通知书。

  閤先生对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办事效能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专业素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仅解决了他当前的困扰,也为他今后申办居转户,提前做好了调档的准备。

  闵行区人才服务中心旨在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兜底办事效能对人才服务效能进行倒逼,对中心系统各窗口、各岗位、各专员的履责潜力和服务情怀进行倒逼,不仅促进个性问题的解决,还能促进服务体系的完善,促进共性问题的常态解决。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虽小,解决的却是企业和人才心里的“大事”。闵行区人才服务中心将以此为契机健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在努力“办成事”的同时,聚焦各类问题诉求,从“办成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推进,积极探索流程优化与服务提升路径,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为进一步优化提升区内营商环境,深耕细作人才服务、厚培深植人才沃土。(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闵行办不成窗口】2.大厅.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