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积极开展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行动

发布时间:2024-03-07 16:01
  

 

 

 

 

  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是社会矛盾纠纷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关系治理领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阵地。为推动基层调解组织更好履行“抓前端、治末病”职责,夯实劳动关系治理基础,崇明人社多措并举促进争议就地就近就便化解。

  优化企业调解组织,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企业作为劳动争议的发生地,也是争议处理的主体,具有“事熟地熟人熟”的优势。将争议在企业内部有效化解,成本最小,效果最好。

  2023年9月,江南造船老娘舅工作站正式揭牌,功能上也实现了改造升级,从单一的劳动争议协调调解扩大到劳动用工和保护政策咨询、用工管理意见收集及员工情绪疏导等多元职能,通过优化工作机制、配齐配强人员、强化预防管理,打造“劳动关系矛盾不出厂”品牌。自设立以来,老娘舅工作站已受理并成功调解了65件争议案件。

  春节前,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成立。该中心聚焦弱势群体,为劳动者提供专业援助服务,为劳动关系双方搭建更为平等的沟通对话平台,将争议化解在企业内部,筑牢“第一道防线”。

  为解决实践中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崇明人社以长兴海洋装备企业调解组织实体化为示范,不断加强产业园区、万达商圈、规模企业调解组织建设。并通过将长兴地区海装企业调解组织调解员纳入基层调解大培训对象,以及在长兴仲裁巡回庭搭建调解员旁听庭审的平台,助力企业调解员队伍建设。努力发挥海装企业调解组织与乡镇调解组织合力。搭建企业与乡镇调解组织的对接平台,加强沟通与联动,对重大疑难案件共同先行调解。建立企业、乡镇调解文书“置换”机制,必要时提出仲裁审查申请,提高企业调解法律效力。

  提升乡镇调解组织效能,方便群众在“家门口”解决纠纷

  乡镇调解组织是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的主渠道。为推进乡镇协调中心建设,崇明人社强化特色挖掘潜力,持续做优做强长兴镇“争议不出岛”、城桥镇“五位一体”特色亮点品牌,发挥金牌调解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资源重组优化,大力推进堡镇协调中心一体化改造,新建堡镇仲裁巡回庭并加强就业创业联动配合,激活堡镇地区劳动关系治理中部辐射作用。制定年度基层劳动关系工作人员培训计划,联合区总工会、司法局等按月共同开展分层分类大培训,紧盯人员素质提升。实行仲裁员、监察员联合带教,对于乡镇调解组织未调解成功的案件通过《基层调解组织案件调解流程表》进行流转,明确调解不成原因,加强对争议调处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关注。

  加强仲裁院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仲裁院专业优势

  作为办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的专门机构,崇明仲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建成了集多元调解、工会维权、法律援助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劳动保障维权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按照仲裁员联系乡镇的划分,确定仲裁员联系企业名册,并通过乡镇劳动关系协调群进行长效联系。依托“致和·以案说法”、“致和·劳动法律诊所”及青年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等,按照上沙片集中座谈、下沙片逐一走访调研的规划,为企业提供专题讲座和用工指导,助推源头预防,2023年共计服务企业150余家。选聘优秀调解员为兼职仲裁员(目前已有4名),并通过“担任书记员、组合议庭办案、独立办案”三步带教法,推动调解员素质提升。(崇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d7cf6cbf28b642599308e79deb93bcbd.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