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探索推出“五个一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法,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发布时间:2024-10-30 10:32
长宁区人社局深入贯彻市人社局和区委区政府关于稳就业工作部署,落实“乐业上海优+”行动要求,迅速启动“就在金秋 职等宁来”长宁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截至8月末,长宁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已达70%以上。
小王是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影视编导专业2024届毕业生,同时也是低保家庭困难大学生。在他正式毕业前,就业服务专员就与他建立了一对一帮扶结对关系。得知小王因工作能力和经验不足屡屡被拒时,就业服务专员建议小王调整就业预期,尝试“先就业、再择业”。此外,就业服务专员还推荐小王参加区人社部门、“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举办的职业指导沙龙、技能培训服务集市、求职能力实训营等各类活动,帮助他开拓眼界,提高求职能力,积累职业历练。一个多月后,小王成功入职某现代服务企业。
小杨是一位金融专业硕士毕业生,先天疾病导致的肢体二级残疾。由于金融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加之小杨对自己身体条件自信心不足,让他在面试时不能充分展现自己,在求职路上屡遭挫折。就业服务专员在了解小杨的情况后,先为小杨提供心理辅导,增强小杨求职信心。随后,区就促中心职业指导专家为小杨提供了职业指导,通过模拟面试、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进一步帮助小杨提高面试能力。同时,根据小杨的优势和目标岗位,重新设计其简历,突出优势,指导小杨积极在上海公共招聘网、“上海长宁”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招聘平台以及“15分钟就业服务圈”等各类线下招聘活动了解最新岗位信息,扩大简历投递范围。通过“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帮扶方案,小杨转变了求职心态,建立了自信,现在已成功入职某互联网企业。
长宁区人社局在全市率先探索推出“五个一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法,进一步推动就业服务贴近需求、触手可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敲门入户,情况排摸在一线
长宁区人社局坚持将“四百”大走访作为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社区居委强根基。贯彻落实市人社局工作要求,迅速制定长宁区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方案,组建由社区就业服务专员组成就业攻坚小组,组织专员每月开展工作培训,围绕排摸技巧、就业指导、政策解决等课程,提升服务专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社区就业排摸工作有力有序开展。进百姓家门听民情。梳理细化长宁户籍高校毕业生名单,针对尚未就业的毕业生,由就业攻坚小组敲门入户,每周动态跟踪,将基本情况“摸出来”,当前状况“问出来”,就业需求“挖出来”,结合意向行业和职位类型,形成“一人一档”实名制台账,对每名未就业毕业生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进困难家庭解民忧。将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走访对象,确定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49名困难家庭毕业生帮扶名单,采取入户问需、关心关怀、心理疏导等方式,对困难毕业生及其家属的日常生活、就业情况、现阶段困难诉求等情况进行全方面排摸了解,着力解决困难家庭毕业生的急难愁盼。
二、精准对接,岗位推荐在一线
针对高校毕业生实际情况和就业需求,区人社局通过社区送岗、云端带岗、精准推岗等多层次、多类型的岗位推荐方式,让好工作在“家门口”触手可及。社区送岗,招聘对接有力度。结合“15分钟就业服务圈”“人社服务进楼宇”,密集举办“乐业上海优+”高校毕业生招聘对接活动,组织重点企业、楼宇企业、新业态企业,为高校毕业生“送上”所需所适的就业岗位,实现“月月有专场、周周有招聘、时时有岗位”,持续加大招聘服务保障力度。例如,针对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我们通过区街合作机制,已开展招聘活动21场,邀请500余家企业提供9000余个招聘岗位。云端带岗,线上服务有广度。结合区域优势,积极打造“宁聚职场”直播品牌,以“直播带岗”为主体,“政策宣传、职业指导、创业服务”为配套的服务功能,在15分钟就业服务站点播放,积极拓宽岗位供给渠道。同时,依托“上海长宁”“长宁就业”线上平台,每周举办“宁宁周周聘”,累计提供岗位3万余个,超过2.7万余名求职者关注。精准推岗,专人服务有温度。对正在求职的高校毕业生,落实“1131”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模式,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和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结合多元化、个性化的就业需求和求职意向,根据岗位类别、专业要求、行业领域等方面进行甄别,并送岗上门,提升人岗匹配精准度和入职成功率。
三、集成服务,政策落实在一线
区人社局着力加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梳理整合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服务,织密织牢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便捷网。探索数字平台,实现服务便利直达。全市首发长宁区“智+”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已在全区15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业服务站点全部配置,为高校毕业生等求职者提供五公里范围内的“家门口”招聘岗位和就业服务并推送政策信息,推动政策服务功能一键直达、智慧便捷。升级服务指南,实现政策精准直达。优化升级《2024年长宁区高校毕业生服务指南》,汇总梳理18条就业高频事项问答,系统整合区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信息,向2000余名长宁户籍高校毕业生“点对点”发放到位。同时,加快落实市局稳岗政策,制作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宣传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政策落实,实现诉求高效办理。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服务站点,持续加大就业见习、灵活就业等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推动就业培训政策延伸至“家门口”,实现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服务全覆盖,已支持370人参加就业见习,享受补贴超430万元。支持160余名高校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享受补贴20.25万元,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感知度。
四、指导培训,能力提升在一线
针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人岗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从能力提升、创业帮扶、技能培训等三方面着手,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聚焦能力提升,积极提供多样化指导。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求职能力不强等问题,深入开展长宁区“IN动力就业训练营”,通过线下小班、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开展职场体验、互动讲座、模拟面试、沙盘演绎等多样化的职业指导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今年以来,已开展22场,吸引1000余人参与。聚焦创业帮扶,联合开展多方位帮扶。聚焦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瓶颈问题,联合区域高校举办“马兰花计划”创业培训班,创业前育想法,创业中链资源,创业后强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孵化资源+指导服务”的多方位创业支持,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聚焦技能培训,有效拓宽多渠道评价。聚焦高校毕业生和企业人岗不匹配问题,指导区内高校成为技能评价申报机构,自主开展技能评价,推动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互补,帮助毕业生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同时,搭建校企沟通桥梁,鼓励有评价资质的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开展评价认定,助力高校毕业生匹配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增强高校毕业生求职竞争力。
五、一人一策,困难帮扶在一线
聚焦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区人社局强化“区、街镇、居委”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运用社区就业服务队伍力量,完善精准帮扶机制,为困难家庭毕业生扶上马、送一程。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根据前期排摸情况,为每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配备就业服务专员,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优先提供职业指导,优先推荐岗位信息,优先提供培训见习机会,把政策送到手,服务送到家,学生送上岗。目前,49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中,已帮扶46名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3人已投入就业准备活动中。建立分层分类服务机制。聚焦不同类型的困难毕业生群体,注重分层分类,实施“一人一策”。对正在实习的,在未入职前,持续动态跟踪,直至实现就业;对尚未实现就业的,高频次推荐就业岗位;对灵活就业的,宣传推广灵活就业政策,鼓励享受政策红利;对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的,组织就业专家进行心理疏导和职业指导。建立长效追踪机制。建立困难毕业生就业跟踪档案,通过定期回访、线上沟通等方式,动态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时推送最新政策、招聘信息和服务活动。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就近就地为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有温度、不断线的就业援助服务,做实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