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电工与时代火花的精准碰撞
发布时间:2025-04-21 15:47
清晨五点,崇明的海雾还未散尽,施新华已经骑着电动车穿过晨露赶往码头。在整装待发的世界首条采用纯超级电容动力的渡轮“新生态”号配电室里,他熟练地检查着供电线路,胸前的工作证上“维修电工”四个字在应急灯下泛着微光。几年时间他从中级电工成长为高级电工,而电工证正是他人生第三次“闯世界”的通行证。
第一张是“会计资格证”。三十年前他正是攥着这张会计证踏上了深圳的土地,成为了一家眼镜模具厂的会计。看着自己的工资和模具工程师的工资差额,他明白随着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技能才是市场上更硬的通货。于是每天下班后,他就钻进车间,借着机器轰鸣声偷学开模技术。"模具图纸就是我打开新世界的钥匙。"他这样形容那些沾满机油的夜晚。手握着眼镜制造工程师证,他从揣着算盘的小会计,转变为温州某企业的设备科负责人。
2018年,年迈的父亲需要人照顾,作为长子的他,认为在外闯荡多年,是到了归家的时候了,于是便收拾行囊回到崇明岛。回乡后,乡音是亲切熟悉的,但就业市场是陌生疏离的。随着回乡就业人数的增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适应家乡就业市场,就得重新发展技能。他找到村里的就业援助员,就业援助员给他介绍了就业政策并提供了一些建议。他由此了解到崇明目前电工需求比较大,但是技术好的电工却不多。盯着上海崇明中华职业进修学校“中级电工班”的招生简章他笑了:“当年能学会模具,如今还怕学不会电路图?”
凭借着课堂上和考试的优异表现,施新华获得了学校老师的一致认可,经过内推获得了上海客轮长横分公司的面试机会。令人没想到的是,他过去的斜杠人生成为了他求职的加分项,因为多元的职业体验和视角会让他在工作中每一个细微的技术选择更理性和周全。
在找到工作前,家里人都担心施新华的年龄,认为公司会嫌他年纪太大。但施新华看得很开,“肯定有因为年龄而不选择我的公司,但是我没必要把精力耗在这些我无法改变的事实上,我宁肯多花点力气去研究好这些线路怎么接,当年教我模具的师傅说过,技术是陈年的酒,越老越知道火候!”
潮水拍打码头的声响中,施新华又翻开技师报考指南。52岁的他始终相信,真正的闯荡从不是地理位移,而是生命始终保持着接线的姿态——随时准备与新时代的火花精准对接。
小编有话说:在与施师傅交谈的过程中,小编发现他是一个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人。他的抗压能力很强,时刻学习新东西,随时调整方法。他总能听取周围的人给予的反馈并及时地往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方面去处理信息,从挑战中获得动力。抱着“技多不压身”“活到老学到老”的朴素职业观,他总是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工作中任何压力和困难。小编想这就是他能在职场上保持超绝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崇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