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案思辨”护航企业发展 政务公开优化营商环境 ——闵行区人社局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7 15:56
  

 

  

  为深化政务公开,搭建政企“零距离”沟通桥梁,助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2025年8月4日,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邀请辖区内制造业、人力资源服务业等14家企业代表参加区仲裁院“观案思辨”庭审旁听活动,通过“庭审观摩+互动交流”形式,提升企业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护航企业合规发展。

  庭审观摩:直击争议焦点,感受程序规范

  本次活动选取一起典型的确认劳动关系争议案件进行庭审观摩。劳动者陈某在上海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工作时受伤,要求与公司确认2025年5月14日至2025年7月3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陈某提供了劳务合同、微信工作群聊天记录、工资转账凭证等证据;公司则认为双方系劳务关系,并非劳动关系。

  庭审前,仲裁员向企业代表介绍了案件基本情况、双方当事人诉求及证据材料,讲解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在法律认定上的核心区别。庭审中,仲裁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主持庭审,围绕 “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劳动报酬是否定期发放”“工作内容是否属于用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等关键争议焦点,有序推进庭审调查、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整个过程严谨规范,让企业代表直观感受劳动关系确认案件的审理逻辑与法律适用标准。

  互动交流:精准答疑解惑,强化风险防范

  庭审结束后,仲裁员与企业代表开展座谈交流,积极听取企业需求和意见建议。

  一方面,针对企业代表提出的诸如“如何界定事实劳动关系”“临时工是否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社保缴纳与劳动关系确认的关联”等实际问题,结合庭审案件及《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逐一进行法律释明和答疑解惑。另一方面,重点剖析企业在招录员工、日常管理、离职结算等环节中易引发劳动争议的风险点,如未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考勤记录不完整、工资发放主体不明确等,并给出具体防范建议:一是规范入职手续,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核心条款;二是完善用工记录,妥善保存考勤、奖惩、岗位调整等书面材料;三是统一劳动报酬发放主体,避免通过个人账户随意转账。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活动通过真实案件,直观展现了劳动关系确认的法律要点,解决了日常用工中的诸多困惑,后续将对照自身管理情况查漏补缺,进一步规范用工流程。

  此次“政府开放月”活动,既是一次生动的法律实务教学,也是人社部门普法宣传的重要举措。通过让企业“沉浸式”参与仲裁庭审过程,不仅加深了企业对劳动仲裁程序的了解,更强化了对劳动关系确认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与应用,有助于从源头减少劳动争议,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闵行区人社局将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指导,持续深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0804“观案思辨”护航企业发展 政务公开优化营商环境 ——闵行区人社局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1.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