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通办”解“薪”结 多部门联动护“民安”,上海奉贤创新劳动监察仲裁“一口受理”机制破解欠薪难题
发布时间:2025-09-16 10:34
“没想到只跑了一个窗口,填了一张表,我们的诉求就得到解决了!”近日,在奉贤区劳动仲裁监察联合受理大厅窗口,王师傅等51名农民工拿着劳动仲裁调解书,感叹“没想到你们的工作效率这么高!”
这一变化,源于奉贤区人社局劳动监察与仲裁“一口受理”工作机制。今年,区人社局借助与区法院、区总工会、区司法局和区企联搭建的区劳动争议纠纷联合调处中心,联合多部门进一步深化“一口受理”工作机制,通过整合部门资源、优化流程衔接,将原本分散的投诉举报、调解仲裁环节集中“打包”,让劳动者“进一扇门、填一张表、跑一次程序”,欠薪矛盾化解效率提升60%以上。
01 痛点倒逼改革:破解"多头跑、耗时长"困局
欠薪问题一头连着民生底线,一头关乎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区欠薪纠纷呈现“量大、面广、类型杂”特点,2024年我区共受理欠薪案件1.2万件,其中因监察与仲裁程序衔接不畅导致的“重复提交材料”“跨部门等待”问题占比超30%。“必须打通部门壁垒,让维权流程‘瘦身’”!今年初,区人社局以柔性化解劳动纠纷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联合多部门优化《劳动保障维权“一口受理”实施方案》,明确区劳动仲裁监察联合受理大厅窗口作为统一入口,整合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两大核心职能,借助区劳动争议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平台,构建“受理—调解—仲裁—执行”全链条闭环机制。
02 机制如何“落地”?三大创新激活维权效能
一窗受理:前台统一收件,后台分类处置
原本分设的“监察投诉窗口”和“仲裁申请窗口”已合并为“综合受理窗口”。劳动者只需提交基础材料,填写《劳动维权申请书》。窗口工作人员根据案件类型、证据充分度等进行分流。过去劳动者要跑两次窗口、交两套材料,现在“一次提交、全程跟踪”。
协同办案:监察仲裁“联合作战”,信息实时共享
针对以往监察调查与仲裁受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机制明确劳动仲裁监察联合受理大厅窗口由监察员和仲裁员联合值守,针对复杂案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分析案件难点、明确处置方案。
源头治理:调解优先+信用约束,双向化解矛盾
借助区劳动争议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平台,突出“调解前置”,将70%以上的欠薪纠纷化解在仲裁前,调解成功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确保协议可强制执行。对恶意欠薪、拒不配合的企业,除依法处罚外,同步推送至信用平台公示,限制其参与招投标、融资贷款等,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震慑。
03 成效看得见:欠薪纠纷"降量提效",劳动者更有获得感
截至8月底,我区欠薪案件结案率大幅度提升,案件平均处理时间缩短15天,劳动者投诉量同比明显下降。
“一口受理”不是终点,而是优化劳动关系治理的起点。下一步将区人社局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拓展线上平台功能,实现与社保、税务和银行数据的实时比对,精准预警欠薪风险;二是加强与住建、水务、绿容等行业的联动,压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三是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工地”活动,普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从源头减少矛盾发生。
“让劳动者‘劳有所得’”,是最基本的民生承诺。“一口受理”不仅是一次流程优化,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随着机制的深化,一幅“维权更高效、企业更规范、社会更和谐”的劳动关系治理新图景,正在这座城市加速铺展。(奉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