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体系 创新模式,静安区企业新型学徒制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2025-09-19 15:24
  

 

 

 

  

  上海久事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是2017年经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设立的第六批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自2019年起,在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培训管理部门指导下,积极参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针对客运车辆驾驶员、汽车维修工等核心岗位,系统开展技能等级理论教学、实操实训与鉴定考核,构建起完备的技能培训体系与项目等级框架。通过持续推进,为企业培育了大批高技能人才,有力推动了公共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梯队的平稳发展。

  一、建强体系机制,筑牢培训管理“压舱石”

  1.搭好组织架构,明确分工责任

  为保障新型学徒制工作有序推进,上海久事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明确专属培训管理团队,设立鉴定开发中心,细化专职人员职责;同步遴选企业内专家,组建专家队伍、考评员队伍、督导员队伍,配备专职鉴定管理与开发人员,确保严格对标政策要求,扎实落实培训各环节工作。

  2.完善质量体系,强化全流程保障

  围绕提升培训实效,上海久事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构建起“制度+队伍+经费”三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沿用原有规章基础上,新增《项目开发制度》《考务管理制度》《教师考核与淘汰制度》《学员考勤与守则》等十余项配套规章,实现管理全流程有章可循;同时明确《公交企业员工福利费、教育经费使用暂行规定》,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为培训开展提供稳定经费支撑。

  二、创新管理模式,打造技能培育“强引擎”

  1.校企共管破局:全链条衔接,精准抓实效

  打破传统管理壁垒,推行“校企共管”模式:考勤实行“双轨联动”——培训中心记录出勤、企业负责缺勤考核,学员每日通过身份证电子签到,班主任课前课后两次点名并同步纸质签到,月末将考勤记录反馈企业,由企业按《员工手册》及经济责任制考核。同时依托软件平台实现学员“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报到至结业,全程记录学员信息、表现、考勤、教学实施、鉴定考核等内容,结业评价报告完整呈现培训过程,为企业选拔技能人才提供真实依据。

  2.高仿实训赋能:沉浸式教学,贴近真场景

  为让教学贴合实操需求,在保持理论与实训内容一致的基础上,建成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公交大客车构造实训室、现代仿真教学计算机硬件应用平台三大高仿真实训室。实训室让学员直观掌握岗位突发状况应对方法,既调动了参训学员积极性,也激发了未参训职工的参与意愿,实现“企业满意、学员满意、学校满意”的三赢效果。2024年,联合上海申沃客车、宁德时代等9大行业供应商共建新能源联合实训室,于12月揭牌投用,进一步升级实训保障。

  3.双师带教提质:多维度赋能,衔接生产端

  为避免培训与运营生产脱节,突破传统师徒传承局限,推行“双师带教”机制:理论教学由企业资深讲师担纲,实操实训安排技师、高级技师任导师,岗位带教则选拔“理论+技能”双优技术骨干负责。同时组织学员参观申沃客车生产线,由厂家现场讲解新能源车型结构性能与装配细节,通过多场景带教让学员收获更全面的技能认知。

  通过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上海久事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随新能源汽车迭代普及,助力学员更深入直观地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2024年,通过该项目培养了428名学员。以“突破管理局限、突破教学局限、突破师徒传承局限”为核心的特色举措,不仅增强了公共交通运营能力,为社会输送了更多技能人才,更提升了企业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为员工职业晋升与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5ab347ea2e946e29a3545758478be51.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