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开展首场因病劳动能力鉴定
发布时间:2025-09-29 14:52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申请领取病残津贴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进行技术性鉴定。根据2025年9月1日新实施的《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本辖区内因病或非因工致残人员开展劳动能力初次鉴定。新规在程序上的调整和优化,不仅使服务对象能够就近享受劳动能力鉴定服务,还增加了获得救济的次数。
为了向服务对象提供更为专业、便捷的服务,静安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劳动能力鉴定的业务需求,在原有鉴定专家队伍基础上,增聘了42名各学科专家。新聘专家均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政治素质、职业操守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积极对服务场地进行改造,增添服务设施,以满足新业务开展的硬件要求。同时,在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的指导下,组织医学专家、工作人员开展鉴定标准及经办受理方面的培训。
9月25日,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开展首场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劳动能力鉴定。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鉴定科科长祝明华携市级劳动能力鉴定专家专程来现场进行指导,黄浦、普陀等区同仁到场观摩。现场鉴定中,专家仔细询问被鉴定人的病情,逐一审阅出院小结、摄片报告、门诊病历等病史材料,认真核实被鉴定人目前的身体器官缺损和功能损失程度情况。专家组集体讨论后,对于被鉴定人的劳动能力作出了鉴定意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客观、公正,严格执行劳动能力鉴定政策和标准,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及不断变化的现实需求,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不仅在心理上要有面对新问题的魄力,也要有在新局面中理清问题脉络的思辨力,更要有勇于起而行事的决断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将继续恪守提升服务质效、守护基金安全的核心使命,不断探索更优服务路径、破解实践中的难题、提升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专业性、高效性和便民性,为静安区社会保障事业书写下经得起民生与历史检验的时代新篇。(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