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571人,超额完成全年指标
发布时间:2025-10-10 16:02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是一种“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截至今年8月末,长宁全区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571人,超额完成全年指标任务,完成率达114%,位居全市前列。
长宁区人社局紧紧围绕本市重点产业发展急需和长宁区航空服务、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时尚创意等重点产业,积极动员东航技术、百秋新网商、春秋航空等重点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在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提升就业适配度、赋能产业发展三个维度,搭建起连接培训与就业的高效桥。
企业学徒通过理论学习和“手把手”实操训练,掌握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确保培养出的人才精准匹配企业岗位需求,从而避免“纸上谈兵”。
在春秋航空的学徒制培养体系中,企业将员工的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充分挂钩,为员工成长成才畅通渠道。学徒毕业后,可以直接胜任岗位,减少企业后续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于开展新型学徒制的企业,区人社局给予专项培训补贴,一定程度降低了企业的培养成本,助推学徒制落地见效,帮助企业保持长期市场竞争力。
而企业根据自身岗位需求设计课程,通过为期一年的定制化培养模式,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
百秋新网商将新型学徒制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企业为每位学员配备专属导师并定制化设计培训课程。通过学徒制发掘有潜力的员工,帮助其从“新手”成长为“能手”,并为核心岗位储备后备力量。
此外,学徒制推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技术创新落地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形成“人才成长—企业发展—人才增值”的良性循环,既能建立稳定的内部人才梯队,也能为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新型学徒制还能助力守护产业“技术基因库”。企业中的资深技术骨干掌握着大量难以标准化、书面化的“隐性技术”,如东航师傅的实操经验、故障预判经验等,这些技术往往是产业的核心技术资产。学徒制的“师徒传承”机制,能将这些分散在企业内部的隐性技术全方位精准传递,避免产业技术断代,并在互动中激发更多创新可能。
新型学徒制的推进,既为企业定向输送了熟练技能人才,解决“招工难”问题,又提升了区域技能人才储备质量,助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同时为劳动者提供了技能提升和就业通道,实现了“企业得人才、学徒得技能、产业得发展”的多重效益,为下阶段技能证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未来,长宁区人社局将继续深化技能人才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双向赋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让企业新型学徒制成为长宁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