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余人次!上海长宁积极培育人工智能领域高技能人才

发布时间:2025-11-06 16:08
  

 

 

  

  近年来,长宁区人社局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技能人才需求,通过平台搭建、资源整合、政策激励等方式,积极培育人工智能领域高技能人才1300余人次。

  搭建平台,激活人工智能领域技能人才培育动力

  长宁区人社局支持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利用自有场地、师资、技术设备等培训资源,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多渠道培养技能人才。鼓励区域内工业科技公司黑湖科技创办AI学习社区,为新入职员工开设AI历史发展与应用、大语言模型学习方法等课程,助力员工尽快融入团队并胜任工作。积极推荐西井科技自动驾驶技术团队带头人获批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坚,助力企业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推动人力资源机构“猎上网”攻克AI人岗匹配领域的技术难题,精准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引导禾赛科技做强企业内训机构,助力企业车载激光雷达的研发,持续领跑行业。指导洁诺医疗开设企业内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展智能眼镜穿戴设备研发,实现医疗器械消毒场景实时共享,提升效能。同时,长宁区积极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需求,鼓励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化单位开设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人工智能推介官等项目培训,助力AI赋能千行百业。

  整合资源,共同培育人工智能领域高技能人才

  长宁区人社局联合东华大学等区域高校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计算机程序设计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吸引15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深化与“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合作,在全市开展首个人工智能创业培训班,通过前沿知识赋能与实战资源对接,吸引了“上海硅巷”科技型初创企业、青春经济领域企业、青年大学生等创业群体参训,既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又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注入创新动能。充分利用中国(上海)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资源,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基层联络点,开展智能楼宇管理员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技能培训,满足15分钟就业服务站点周边企业和劳动者技能提升需求。

  创新机制,拓展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成长新通道

  长宁区人社局支持企业申报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鼓励企业依据自身岗位需求,开发定制化的职业技能标准与评价体系。例如,助力重点企业百秋集团成功获批成为上海市用人单位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开展电子商务师高级工等人工智能相关自主评价,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途径,为“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新动力。围绕本市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并支持区域内企业和劳动者参加上海市人工智能训练师专项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技能水平。长宁新增人工智能训练师二级技师人数占全市新增总量近半数。加强与科委等产业部门合作,推荐开发人工智能拓展性岗位,举办专场招聘会和定向培训,重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鼓励区域优质人力资源公司聚焦人工智能推介官等新技能培训项目,深挖岗位资源,强化技岗匹配,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和就业“一站式”服务。(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1105 1370余人次!上海长宁积极培育人工智能领域高技能人才3.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