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六稳”“六保”,杨浦区打好就业“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0-06-05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情况下,中央在“六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六保”要求,把就业放在首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就业关乎大局稳定。杨浦区把做好就业工作当成首要政治责任,突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千方百计确保地区就业稳定。

  一、线上线下结合,拓宽就业渠道
 
  前阶段,按照国家和市、区防疫工作有关要求,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均从线下移到线上。杨浦积极探索“不见面”就业服务,并迅速推出各类线上招聘,满足企业用人和大学生求职需求。3月30日,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才聚杨浦云聘会,累计346家企业参与,推出岗位1510个,招聘5462人,共投递简历4963人次,意向录用374人,取得一定成效,受到企业和大学生的普遍好评。
 
  但和线下招聘相比,线上招聘的效果,如意向录用率等还是有一定差距。不少企业反映线上招聘毕竟还是隔了一层,真正要录用的话,还是要和求职人员面谈交流后才能确定。5月20日,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在黄兴公园组织开展今年首场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这也是本市复工复产复市后举办的首场高校应届大学生现场招聘会。38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招聘,提供520个招聘岗位,595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应聘,108人达成意向,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校内校外联动,助力乐业启航
 
  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力促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杨浦积极发挥乐业空间品牌服务功能,校内校外联动,力促大学生群体乐业启航。
 
  一是乐业专列助启航。今年,杨浦在积极引导、鼓励街道乐业空间拓展线上就业服务,帮助社区求职者在疫情期间提升就业内功,做好能力储备的基础上,在全区启动了“乐业号”大学生就业专列计划,将摸清底数与岗位宣传相结合、实名登记与精准服务相结合、稳步推进与拓宽思路相结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链条、全体系的政策服务措施。目前已排摸2221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对每位大学生进行实名登记,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及岗位信息。同时加强政府引领帮扶岗位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岗位占比,例如杨浦区属6家集团公司面向社会推出39个招聘岗位,其中有33个岗位面向应届毕业生,目前收到简历已超2600份,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简历近500份,报名热度远超往年。并推出700个社区事务管理见习岗位作为政策储备,帮助毕业生乐业启航
 
  二是乐业指导进校园。去年10月以来,杨浦在上海财经大学等区内外院校推出校园精品职业指导课程10场,依托多层、多元和多类的师资力量,从实践化角度打造与职场关系度较高的内容,实现课程构架的市场化、内容的精品化、效果的显性化,让高校学子在校内免费享受高质量、市场化的就业指导和职场资源。今年将乐业空间向高校延伸,在复旦、同济、上理工等5所高校设立乐业空间,不断深化高校就业服务。受疫情影响,服务模式转为线上,依托乐业梦空间微信公众号及抖音、B站等热门平台宣传推送原创校园“微分享”职场精品课程。4月与高校合作启动职业指导线上直播课程等,其中大学生就业指导直播课程累计60场,总人气超4.6万,制作录播课程50余条,累计观看6000人次。
 
  三、惠企助企并行,确保就业稳定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地区企业发展和岗位稳定带来一定影响,我局迅速行动,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完善企业服务,加大政策扶持。一是建立180家重点企业“点对点”就业服务专员制度,每周跟踪了解企业的实时需求,针对性提供解答帮助,对有招聘需求的,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等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二是搭建线上企业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企业间劳动力通过租借等形式的充分合理流动,保证就业市场整体人力资源的均衡调配。目前,新旺餐饮、小南国、欧尚、盒马四家企业已成功达成120名员工的共享。三是将服务企业与开发地区就业岗位相结合。充分依托乐业梦空间微信公众号打造线上云聘汇平台,企业可通过公众号进入平台后自助填写企业信息,一键投递招聘岗位信息,选择参加线上招聘或公号发布招聘信息。今年2月云聘汇推出以来,67家企业上线发布招聘信息,583家次企业参与线上招聘会。组建杨浦企业微信群,目前有142家单位,为企业搭建实时线上交流服务平台,及时挖掘并帮助企业推送各类岗位信息。
 
(稿件来源: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