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杨浦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2-06-17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这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3月以来,上海的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对企业发展造成冲击,也对就业产生直接影响。根据市教委、市人社局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文件精神,为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离校前后的服务衔接,杨浦区就促(人才)中心深入对接区域高校乐业空间,多措并举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发挥专班专员效能,构建需求引领体系

  上海高校进入准封闭管理状态以来,中心依托高校乐业空间专班专员的服务模式,推出“疫情不断线,需求有响应”特别服务。以5个高校乐业空间为主体,辐射地区其他高校,收集需求,对接服务,研讨模式,复盘效果。具体以高校需求为引领,形成“1+2+3”的服务模式,即,组建1个研讨小组、开展2期课程研讨会,确保在市、区、高校三方的官方平台同步宣传。

  3月下旬,上海理工大学乐业空间提出开展为期5天的线上职业指导课程需求。为提升课程整体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中心力促“1+2+3”服务模式推行,在上海理工大学相继推出“职路引航”就业促进周和“毕业季实用课程”等体系化服务,通过“半小时授课,半小时咨询”的服务形式,帮助大学生学会将普遍问题和个性问题相结合统筹思考,全面辩证地看待就业、认知自己,11期职业指导课程得到大学生们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目前,“1+2+3”的服务模式在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电力大学乐业空间得以成功落地,受益大学生达千人以上,该模式已通过专班专员推广至其他高校,有望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发挥效能。

  发挥市区企业效能,构建信息共享体系

  受疫情影响,招聘信息供给和大学生需求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数据传输断点、堵点等实际问题。在就业服务过程中,地区部分高校反馈近期重点在面向应届毕业生推岗位,汇资源,促就业。

  为更高效、更快捷地为高校链接企业资源,促进供需双方的信息对接,多渠道增加毕业生就业岗位,中心先后开展两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3月推出为期一个月的“东部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月”网络招聘会,参会企业271家,发布职位1047个,招聘人数13457人,简历投递5138份,页面浏览量达到25058。4月26日接续开展“乐业职达 才聚杨浦”杨浦区2022年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组织1311家企业参与,共发布274类、2524个岗位,需求人数近19000人。会同各高校就业处开展多渠道、多频次的宣传。设计制作展现招聘主题、参会企业、直播活动、参与入口等内容的宣传页面,向各高校官方就业信息平台、校园学生社群、新浪等社会媒体、智领青年等自有媒体进行投放;在上海杨浦、杨浦人社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宣传预热;通过街道社区向毕业未就业大学生发送信息;通过国际人才服务平台向海外留学生进行推送,有效提高招聘活动知晓度及受众面,精准触达毕业年级学生团体。

  发挥指导团队效能,构建联动支持体系

  杨浦有一支专业且活跃的职业指导员队伍,包括首席职业指导师团队、市就业服务专家、区启航导师和区双指导咨询师。疫情以来,这支指导员队伍充分发挥服务高校的效能,和高校一起同“心”抗疫,同“屏”共振。

  3月下旬以来,首席职业指导师团队定人定时为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开展线上个案指导14人次。首席团队、市专家、区导师和咨询师等共计开展线上课程19场,累计服务1172人次。4月上旬,当上海电力大学乐业空间提出职业指导授课诉求后,地区职业指导力量全数投入,第一时间给予师资力量的强有力支持,确保上海电力大学的就业云课堂顺利圆满开展,也激活了地区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的校园服务键。

  除了参与高校职业指导课程等各类形式的就业服务外,指导员队伍还在疫情期间为高校提供了物资支持,市就业服务专家陈颖更主动对接资源,为全市7所高校送去食品等物资85200件,为上海理工大学6800名女生解决了女性用品的需求。

  在2022届应届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之际,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中心即将启动地区4000余名高校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调查排摸工作,锁定名单、适时服务、营造氛围、强化成效,早做谋划、提前筹备,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有效推进本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相关工作。5月中下旬还将组织地区职业指导队伍参与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线上各类就业服务和招聘活动,力争就业服务不停摆、就业指导不断线、就业推荐不停歇。

(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