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举办“追求卓越 向未来”上海市第三届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沪人社专〔2025〕184号
发布时间:2025-07-11
各有关单位:
为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按照国家人社部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本市作为唯一一家承担“以赛事引领促进数字技术人才选拔培养”试点任务的省市,将举办“追求卓越 向未来”上海市第三届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并以此为契机,探索形成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创业型卓越工程师培育的“上海方案”。大赛同时也作为2025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和项目对接大会主体活动之一,现将赛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大赛,总结推广一批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典型案例,转化形成一批工程技术人才培育和评价工作的创新举措,持续深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改革。一是以赛促育,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推动继续教育工作发展;二是以赛促评,加快建立以创新、市场、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工程技术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构建专技核心舱,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四是打造高能级竞技平台,探索覆盖专业技术职称全系列的赛制体系。通过大赛,遴选30个优秀创新创业型项目,培育30支创新创业型团队,发掘30名优秀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大赛宗旨
大赛培育行动聚焦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困点、难点,通过以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指导,帮助参赛团队对接需求、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助力形成具备经济社会效益、可复制推广的继续教育模式和品牌。同时,大赛聚焦专业技术水平突出、创新创业业绩显著的卓越工程师评价,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在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工作业绩、学术影响力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和加大实践能力、创新成效、经济绩效、社会效益等指标的权重,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技术人才。
三、参赛对象
在本市从事工程技术、项目管理或成果转移转化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团队或个人的方式报名参赛,参赛项目为正处于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型项目或已进入市场化运营和推广的创业型项目,具体参赛人员和项目条件详见附件1。
各参赛团队或个人通过线上报名渠道(https://www.rsj.sh.gov.cn/zqncyds/),注册填写人员信息,并提交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及相关材料。
经市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本市工程系列相关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或2名相关专业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参赛的项目,将由各赛道承办单位确定参赛资格,报名时需上传项目推荐表(见附件3)。参赛人员也可通过自荐的方式直接报名参赛,自荐的项目将由大赛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审核、评估后,再确定参赛资格。
四、赛道设置
大赛初步设置信息技术与未来产业、金融科技、“数据要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规划资源、智能交通、城市更新等8个赛道,分赛道征集项目。对赛道选择不确定的项目,可先申报其他赛道,大赛办公室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结合具体项目征集情况,征求参赛团队意见后适时调整。
(一)信息技术与未来产业(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互联网设备和智能终端,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
(二)金融科技(金融科技领域应用技术研究、产品研发、服务运营、跟踪评价等项目);
(三)“数据要素×”(数据要素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医疗保障、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绿色低碳
等领域的开创性创新应用项目);
(四)生物医药(医药研发与制造、医械研发与制造、产业技术服务等项目);
(五)高端装备制造(电气自动化、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六)规划资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城市设计的创新实践、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服务等项目);
(七)智能交通(数字化、智能化在各类交通运输方式规划、设计、建造、养护、运营管理各阶段及全生命期的创新应用项目);
(八)城市更新(好房子建设、城市结构优化、韧性安全、旧区改造、城市文脉赓续)。
五、赛事组织
(一)大赛作为2025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和项目对接大会主体活动之一,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科委、市经信工作党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交通委、市数据局和黄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工程系列相关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联合承办。大赛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二)大赛公开征集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专家成立赛事专家团队,由工程技术领域知名专家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创业投资机构、创业孵化机构等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大赛技术指导、人才评价、项目评选等工作。有意者可填写专家信息表(见附件4),并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大赛办公室。
(三)鼓励相关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本市工程系列相关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立参赛工作机构,负责开展宣传动员、推荐报名、组织参赛等工作。鼓励各区、各行业,推荐本区域、本领域业绩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海外留学回国人员报名参赛。
(四)大赛公开征集国内外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投融资机构、创业孵化机构、创投基金、金融机构等作为大赛合作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场景应用、路演培训、融资孵化、贷款授信等服务。有意向成为大赛合作机构的单位可联系大赛办公室。
(五)鼓励相关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将举办的专业技术人才类赛事作为大赛的特别赛道,并在2025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和项目对接大会上进行展示推广。
六、具体安排
(一)参赛报名(2025年7月11日至7月28日)
大赛办公室于7月11日开通线上报名渠道,参赛团队(个人)通过自荐或推荐的方式于7月28日前完成线上报名。
(二)培育行动(2025年8月至9月)
本市工程师培育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单位(部门),将根据参赛项目需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龙头企事业单位和相关行政部门,面向参赛人员,免费开展50场技术前景、项目运营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及政策宣贯;并对数字技术等领域创新型项目提出的技术指导需求,匹配专家组,定制1对1的跟踪指导方案。专题讲座及政策宣贯目录请关注赛事动态(https://www.rsj.sh.gov.cn/zqncyds/)。
(三)初赛遴选(2025年9月中下旬)
大赛初赛分赛道进行,由各赛道承办单位组织开展。具体方案由各承办单位制定,初赛通知请及时关注赛事动态(https://www.rsj.sh.gov.cn/zqncyds/)。
(四)决赛展示(2025年10月至11月)
对入围决赛的项目,在2025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和项目对接大会上进行项目展示和路演推介。大赛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决赛项目进行评比,遴选出优秀项目。同时,组织本市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专家对参赛人员在赛事过程中的表现、水平和能力进行评议,认定相应层级的职称。
(五)跟踪评估(长期)
对遴选出的优秀项目,大赛办公室、承办单位和合作单位予以跟踪关注,鼓励项目指导专家持续技术支持。在后续的赛事中,定期对往届的获奖项目进行跟踪评估。
七、赛事配套
各区、各行业部门对大赛表现突出的人员在人才引进、高级研修、职称评审、人才培育、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才公寓等方面予以倾斜。对大赛评选出的优秀项目,加大应用推广力度,各区、各行业部门在后续发展中应予以充分关注和积极配套支持。
八、联系方式
(一)大赛办公室
联 系 人:陶老师、崔老师
联系电话:021-63817822、021-23110186、18918885021
传 真:021-50722533
电子邮件:sh_gongchengshi@163.com
(二)信息技术与未来产业赛道
联 系 人:万老师、徐老师
联系电话:021-62129221、18217546600
电子邮件:shsttccxcy@sh-sict.com
(三)金融科技赛道
联 系 人:黄老师、唐老师
联系电话:021-33134800-20465、20448
电子邮件:hpqrsjzjk@163.com
(四)“数据要素×”赛道
联 系 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1-23012074、18918218203
电子邮件:zdli@shanghai.gov.cn
(五)生物医药赛道
联 系 人:高老师、宋老师、傅老师
联系电话:021-63730908-6035、021-65048740、13918557976
电子邮件:yyzd62524558@126.com
(六)高端装备制造赛道
联 系 人:盖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021-62574990-206、021-62574990-853
电子邮件:zhanglei01@seari.com.cn
(七)规划资源赛道
联 系 人:苗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021-64696400、021-63193188-13063
电子邮件:shghzyjypx@163.com
(八)智能交通赛道
联 系 人:田老师、马老师
联系电话:021-23115231、021-23111753
电子邮件:zgzxwpx@163.com
(九)城市更新赛道
联 系 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21-31655972
电子邮件:zhangxiujin@sribs.com
附件:
1. 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条件
2. 项目申报书
3. 项目推荐表
4. 专家信息表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9日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